4.逃避心理与闭锁心理并存当代青少年最缺少的是理解,部分青少年在生活中受到挫折,又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便逃避现实中应尽的责任,从而选择异性朋友以填充内心的空荡,寻找自己精神的寄托。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青少年在早恋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害怕外界发觉他们的行为,因此恋爱双方把这种恋情作为自己的秘密,深深地闭锁在心中。
一些早恋的青少年由于性意识萌发和对性的好奇,会有性冲动产生且缺乏控制力,极有可能发生过早性行为。过早性行为中的“早”主要是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生的性行为,他们的生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的性行为容易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后,首先是很难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会感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很大压力。其次是对身体的伤害。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如果是在双方性冲动情况下发生,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彼此缺少安全感,无避孕和防病的准备,可能带来女性阴道损伤和泌尿生殖器官感染,还可能导致少女妊娠。
指导原则:
1.早恋的心理辅导首先,面对已经早恋的青少年,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如在“恋爱”中的愉悦心情,以及所遇到的矛盾和面对的各种困境。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第一步便是引导早恋的青少年释放高压,面对现实。认真而耐心的倾听是成功辅导的第一步。
其次,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早恋,并且让他们分清友情和爱情。将自己的命运与一位异性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生的重大选择,不可轻率行事,更不可提前偷尝禁果。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的生长环境导致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不同的,要针对青少年个体本身的情况,包括气质、性格、背景来进行疏导和沟通。
最后,对于已陷入早恋的青少年,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其采取“冷处理”。双方并不一定要马上停止往来,但应先在感情上降温。总结谈恋爱给自己的哪些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减少约会的次数,多参加集体活动,并集中精力学习。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现象,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早恋倾向或行为,应该因势利导,把问题的严重性和利害关系告诉他们,而不是以惩罚等极端的方式来压制。首先要满足孩子希望能得到父母尊重的心理需要,父母应从以前强势的角色中退下来,理性的克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的行为。青少年并不懂得过早恋爱的危害,也不理解父母生气的原因,通常会把父母的管教视为是对自己的约束,父母的气愤也会被看作对自己的不理解。这时,父母的任何指责都会被他们认为是无理的,父母越压制他们就会越反抗。因此父母应改变对孩子的管制,让其感觉到自己拥有了独立的权力,反而会给孩子反省思考的空间,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判断能力。
2.过早性行为的指导原则对过早发生性行为的青少年来说,受到身心影响较大的通常是女孩。她们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和“敏感多疑”的心理,医务人员应该帮助女孩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形象”,促使其能接纳自己的行为,学会珍视自己,对自己保持自信心。
要鼓励女孩子主动和自己的男朋友沟通交流,增加心灵与情感的交流。男孩子应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尊重女方的情感,克制自己的性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