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蓝色战略与蓝色经济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11210
  • 作      者:
    郑贵斌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贵斌,1954年生于山东淄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海洋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人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山东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济南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青岛市政府经济顾问。 <br>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谍题20多项。1981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合编)著作60多部。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与精品上程奖等多项奖励。论著和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多种媒体报道。 <br>    代表作主要有:《比较利益与协调发展研究》、《乡镇企业经济学》、《“海上山东”建设概论》、《蓝色战略》、《海洋经济前沿丛书》、《关于经济学学科体系分类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蓝色战略与蓝色经济区》以海洋经济集成战略为主线,汇集了作者撰写的一些论文和研究建议等,作为他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形成的总研究报告《海洋经济集成战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续篇。为便于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回顾过去的思维脉络,选入的文章,不仅包括2009年以来的新作,也选入了部分旧作,这些都是发表、出版或应用过的。理论研究篇按蓝色经济、蓝色战略、蓝色经济区编排,选取了两篇代表作者基本观点的论文编排在前面;咨询应用篇按主要观点及主要应用、对策建议、与书记省长面对面编排。
展开
精彩书摘
    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某一位,忽视另一位,造成沉重代价,影响了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这是人们在认识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主客体相脱离的缘故。在当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条件下,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分系统的相异性并进一步认清海洋经济大系统的全息性特征,重视三位的统一集成,树立整体、协调、统筹的科学观念十分必要。<br>    我认为,海洋经济分层(或分支)系统的相异性主要是表明其在海洋经济大系统中的位置。因为作为大系统是由各分支经济系统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整体,作为大系统中的各经济系统是由特定功能组成的不同经济客体。正是由于这些分支系统有特定的功能,且表明了其在大系统中的位置,所以具有相异性。我把不同功能海洋经济分系统的占位,定义为海洋经济位。海洋经济位是区分海洋经济系统的相异性的称谓。<br>    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纵横结构规律和经济科学的分类要求,理论界和我的《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一书中提出,所谓海洋经济活动,是全人类以海洋及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一定形式的劳动支出来获取产品和效益的经济活动。所谓海洋经济学是在海洋空间范围内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各种海洋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里,揭示了海洋经济的特性和共性。现在,需要进一步指出,海洋经济是既含有海洋特定属性(相异性),又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本质属性(全息统一性)的综合性、整体性、复合经济。<br>    我们不妨对海洋经济活动作些具体分析。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对象的,首先便是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按照海洋资源专家的研究,海洋资源是相对陆地资源而言的,泛指海洋环境中存在的现在和未来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空间等一切资源(也可分为海洋水体资源、海洋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藏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几大类)。海洋资源属于复合型的资源系统。在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上,通常认为海洋资源具有原位性。原位资源转化为流资源(资源产品)的行为被称为开发。技术意义上的资源开发就是开采、捕捞或加工等;经济意义上的开发就是投入或产出。从广义上讲,开发就是在一定时期和技术条件下,按一定社会需求和战略需要,对原位性的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对新开发的或已开发的海洋资源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开发。后者的含义是指在一种新价值观和发展观指导下对原来已经习惯的资源利用方向、方式、格局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确定新的海洋产业和部门,从而提高原有海洋资源系统的功能。就这个意义而言,海洋资源开发和再开发就构成了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表现在空间上具有圈层性,中心圈层为海洋水体(含底土和上空),连接圈层为海岸带,外圈层为沿海地区。总之,海洋经济就是指对海洋及其空间范围内的一切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再开发的产业活动或投入产出过程。海洋经济是囊括海洋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在内的再生产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海洋经济既是区域空间经济和部门(产业)经济,又是资源经济,是海洋空间范围内由开发海洋资源而形成的海洋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总之,海洋经济本质上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活动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即为了满足人们对海洋资源产品的需要而进行的再生产过程。<br>    以上分析说明,海洋经济客观上存在着“位”差(即系统的相异),水体资源经济位、产业经济位、区域(空间)经济位构成海洋经济基本位。水体资源经济位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资源的经济问题;产业经济位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产业部门的经济问题;区域(空间)位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海洋区域空间的经济问题。<br>    ……
展开
目录
理论研究篇<br>蓝色经济<br>海洋经济位理论与海洋经济创新发展<br>遵循海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系<br>海洋经济:实施蓝色战略的丰厚回报<br>我国海域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初探<br>改革的深化突破与沿海经济发展<br>浅谈海洋经济的结构优化与升级<br>海洋产业: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产业<br>山东2000年海洋产业的发展及预测<br>“海上山东”建设十周年的思考<br>山东海洋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br>论深化对海洋经济功能作用的认识<br>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制约因素与对策选择<br>我国海洋药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与对策<br>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与对策<br>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br>山东海洋渔业发展调研报告<br>海洋新兴产业:演进趋势、机理与政策<br>山东海洋经济特色与竞争优势研究<br>海洋经济发展集成创新初探<br>推动沿海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发展的思考<br>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br>海洋经济理论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r>发展蓝色经济助推强省建设<br>蓝色经济区建设要突出蓝色经济特色<br>现代渔业示范区示范模式与重大工程研究<br>山东发展新机遇:领跑海洋经济与生态经济<br>经济转型期的沿海发展转变方式与海陆产业联动<br>蓝色战略<br>海洋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br>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战略的构建与实施<br>蓝色辉煌:海洋世纪的呼唤<br>海洋资源开发: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br>建设“海上山东”: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蓝色战略<br>综合开发:建设“海上山东”的科学构想<br>跨世纪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抉择<br>科教兴海:通向海洋文明的桥梁<br>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br>实施蓝色战略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br>齐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影响及其启示<br>构建海洋开发集成战略建设创新型海洋经济强国<br>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缺失与科学的战略选择<br>“海上山东”建设的重点突破和战略创新<br>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br>集成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新导向<br>山东的“一体两翼”与海洋经济战略<br>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与战略集成创新<br>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海陆统筹”战略<br>山东半岛“十二五”时期海陆统筹与对外开放长期战略思考<br>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为指导制定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思考与建议<br>实施集成战略共推“蓝色新政”<br>黄蓝战略与区域跨越发展<br>蓝色经济区<br>打造、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指导<br>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的三个重要问题<br>区域布局:山东海洋生产力资源的优化配置<br>矛盾分析:建设“海上山东”的利弊因素<br>新中国成立50年来山东开发利用海洋的主要成就与经验<br>努力实现“海上山东”建设的新跨越<br>对沿海县(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探讨<br>加快“海上山东”建设再认识<br>从沿海发达城市的实践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br>扩大中国山东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对策<br>区域经济应当重视海洋开发实践的影响<br>从封闭到开放:“海上山东”建设的成就、经验与前瞻<br>努力推动沿海县域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br>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跨世纪工程<br>蓝色经济区:加快山东跨越发展的海陆统筹集成创新大战略<br>科学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实质<br>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思考<br>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初探<br>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研究思考<br>实施海陆统筹带动鲁南经济带科学发展<br>加快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重在转变工作指导和抓好落实<br>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br>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拓展<br>山东省海洋经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br>集成创新应对新挑战<br>咨询应用篇<br>《海洋经济集成战略》主要观点及主要应用<br>主要对策建议<br>制定“海洋开发国策”的集成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br>发展海洋经济的集成创新思路与建议<br>顺应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升山东海洋经济竞争优势的几点思考<br>抓好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的思路及对策<br>着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br>把沿海建成世界一流的经济区<br>海洋经济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br>“海上山东”建设要有新思路、大举措<br>加快特区式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措施与建议<br>山东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建议<br>山东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开展试点工作的建议<br>抓住中俄经贸提速机遇进一步扩大山东对俄经贸合作<br>关于吸引外资促进山东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br>建议加强环渤海经济固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的研究<br>对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br>关于将“胶莱人工海河”工程推荐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备选项目的<br>有关论证及建议<br>从战略高度认识推动黄河三角洲发展<br>海洋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态势与山东省的对策选择<br>将“海上山东”建设提升为海洋强省战略<br>将沿海三大城市圈建设列入国家战略的建议<br>积极推动海洋生物产业的规模化发展<br>新形势下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路<br>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与建议<br>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工作时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br>讲话的思考与建议<br>政府服务在“保增长”中大有作为:青岛开发区“保增长”的做法与启示<br>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调查与建议<br>与书记省长面对面<br>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召开的海洋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br>在省委召开的黄河三角洲规划和开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br>在省委征求经济工作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br>在省政府召开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br>在省政府召开的征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br>在省政府召开的海洋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br>省政府领导视察山东社会科学院时的面对面座谈<br>在省委书记主持的座谈会上的发言: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br>问题思考<br>在省政协研讨会上的发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br>在省委召开的转方式调结构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