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感染与化疗研究进展:2011-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50344
  • 作      者:
    李兰娟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编者系统介绍了流行性感冒、丙型肝炎、医疗相关感染、重型肝炎、肝衰竭、手足口病、结核病、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曲霉病、侵袭性念珠菌病、器官移植术后感染、慢性乙肝等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新进展,以及抗菌、抗病毒、抗真菌药物,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耐药等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感染与化疗研究进展(2011-2012)(附光盘1张)》具先进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是临床医师学习与再提高的实用工具。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发生和出现的因素多样复杂,包括病原体因素(如病原体变异)、宿主因素(如宿主免疫力下降)、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如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生活方式、防治措施等),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发生和出现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或协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因素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等因素有关,病原体自身进化可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宿主细胞或找到新的物种作为寄主,病原体自身进化还可产生新的毒素、破坏或逃避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对药物的抵抗力等。不同种类微生物病原体的自然进化机制各异,常见的病原体进化机制有点突变、缺失突变、重组、基因重排等。病原体通过上述机制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产生毒素的能力,诱导病原体等,部分突变株成为新的致病源或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等。如变异株引起流感和霍乱的暴发和流行,抗药株引起的结核、疟疾等感染性疾病再度流行。
    2.自然因素全球自然环境的改变,是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感染性疾病的进化和传播。全球气候变暖可使亚热带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北移,使得原本没有亚热带感染性疾病的地区出现了新疫情。全球气候变化可影响经食物和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流行,如霍乱。气候的变化也影响虫媒性感染性疾病频发,许多重要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媒介对外部的气温和湿度的敏感性。因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媒介地理分布(如孳生地、水源、植被等)和数量(成熟周期、生存率、叮咬率等)的改变,虫媒繁殖加快,缩短了病原体在人体外的繁殖时间,如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等。此外,气候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卫生设施破坏也能间接影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升高也可能使水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升高。
    3.社会因素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出现还与社会因素有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日益发达、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口老龄化、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大大促进了新病原体出现和传播的速度。医疗手段的提高如新的医疗设备、动物器官移植、抗生素、免疫抑制药等广泛使用,也加速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扩散、变异和进化,出现一系列新的致命新病原体感染传播,加剧了感染性疾病发生、传播和蔓延。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
一、主要特点
二、主要种类
三、流行特点
四、影响因素

第2章 感染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一、微生态学基础
二、感染的微生态学原理
三、微生态学防治
四、抗生素与微生态调节药联合应用问题
五、微生态研究的技术问题
六、感染微生态学发展前景

第3章 流行性感冒
一、病原学
二、治疗
三、预防

第4章 丙型肝炎
一、流行状况
二、传播途径
三、自然病程
四、实验室诊断
五、临床诊断
六、治疗进展

第5章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药物
二、达不到理想治疗终点患者停药后复发及疗程问题
三、“疗效欠佳”的后续治疗问题
四、核苷类似物治疗多重耐药问题
五、联合治疗“百家争鸣”问题
六、表面抗原阳性ALT正常或轻度升高选择问题
七、“生育”前后及孕期抗病毒治疗问题

第6章 重型肝炎
一、急性肝衰竭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
三、慢性肝衰竭

第7章 肝衰竭综合治疗进展
一、一般和营养支持疗法
二、促进肝细胞再生
三、并发症的防治

第8章 手足口病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并发症
八、预后
九、治疗
十、预防

第9章 结核病研究进展
一、结核病基础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进展
二、对结核病的新认识:耐药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病
三、实验室诊断
四、药物治疗

第10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评估病情严重性,选择恰当的治疗地点
二、早期充分抗微生物治疗
三、充分抗微生物治疗的基本要求与临床实践
四、优化CAP诊治的其他问题

第11章 血流感染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研究进展
一、血流感染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2章 曲霉病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
二、病原学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表现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3章 侵袭性念珠菌病研究进展
第14章 器官移植术后感染
第15章 医疗相关感染与控制
第16章 革兰阴性菌耐药研究进展
第17章 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第18章 抗菌药物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进展
第19章 抗真菌药物治疗进展
第20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写与感染治疗
第21章 抗生素合理使用及优化治疗
第22章 临床病原体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第23章 元基因组学及在感染领域的应用
第24章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研究进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