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86249
  • 作      者:
    陈其荣,廖文武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其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负责人,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自然哲学与自然史、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出版《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自然哲学》、《科学基础方法论一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合著)、《自然辩证法导论一一自然论、科学论与方法论的新综合》等学’术著作8部,发表“科学技术哲学: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与形丽上学的交融”、“论科学合理性与科学进步”、“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当代比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学研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流大学”等学术论文90余篇。
    廖文武,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社会发展学院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和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上海研究生教育》杂志副主编、教育部学位中心上海研究基地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健康与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长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主持或参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评估及选优方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等10余顼课题的研究。著有《探寻研究生教育的岁月一一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鉴往思来一一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学》等书,发表“深化教育改革、激励自主创新、培养拔尖人才”“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探索”等论文10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从STS的观点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作者以STS的新颖学术观点解读了为世人所瞩目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提出并论述了科技创新的系统发生机制的基本思想;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创造峰值及其获奖成果的社会确认、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剖析了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如何造就的这一吸引人的主题;并在这一主题的论述中,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透彻、生动、通俗地阐释了这些处于科学前沿的精英们所作出的具有原创性的、大胆的和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成果,彰显了那些与发展人类文化有着内在关联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从STS的观点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仅深入地挖掘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思想资源,充分地展开了包含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丰富内涵,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主题,而且为我国如何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增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比较的范例。
    作者在《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从STS的观点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还精心编制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概要”等18个附录,为读者提供了翔实而又丰富的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资料。
    《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从STS的观点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可供各级领导干部,有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及社会大众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98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病毒学家H-E.瓦尔默斯,先后就读于麻省阿默斯特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他早年的兴趣不是医学,而是文学。1957年考入麻省阿默斯特学院,1961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哈佛大学主攻英国文学,196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兴趣转向了医学,于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师学院,攻读精神病学、国际卫生学和基础医学,196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I.帕斯坦实验室临床实验助理。1970年夏,他作为博士后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M.毕晓普小组,从事肉瘤病毒(RSV)的研究。仅经过6年时间,即1976年,他和J-M.毕晓普便作出了一项诺贝尔奖级的科学发现,这就是关于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细胞起源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使得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隐藏在像癌这样的复合性疾病背后的各种复杂机制,拓宽了人们对细胞中极其复杂的生长调控信号系统的认识。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者之一、英国科学家A-J.莱格特,高中时期学习拉丁语,随后进入牛津大学百里奥学院古典文学专业,学习语言、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哲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之时,他突然“念头一转”,再学物理学,又获得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64年获得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认为,早年的哲学学习为他提供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对之后物理学研究生涯产生了有益的影响。1975年,他创立了氦-3超流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在超流体状态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摘得了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较多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虽然没有攻读和获得其他学科的学位,但在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却有着跨学科的知识组成
    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R.罗斯(RonaldRoss)是一位医学博士,又有较深的数学、物理学造诣,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曾编辑过《科学进步》杂志,出版诗集《哲学》和小说《奥莎雷的狂欢》,他从细菌学上研究疟疾,考察了疟原虫的生活史,于1897年确定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为预防疟疾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物理化学家E-M.麦克米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的是物理学,22岁时获理学硕士学位,25岁时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比普通物理学专业学生攻读了更多的化学课程,使他得以从事物理化学研究工作,于1940年发现超铀元素镎和钚,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言:STS视野中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1.1 国外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1.1.1 H.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1.2 I.豪尔吉陶伊的《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
1.2 国内研究概况及主要思想
1.2.1 诺贝尔奖蕴含了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1.2.2 诺贝尔奖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
1.2.3 诺贝尔奖引导了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1.2.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同时段的国别分布,反映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
1.2.5 中国无缘诺贝尔奖,须作多层面分析
1.2.6 中国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将不断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1.2.7 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及获奖者是可以预测的
1.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创新机制概述
1.3.1 科技创新系统发生机制思想的提出
1.3.2 科技创新系统发生机制解析
1.4 本书的主题、内容、意义与特点
1.4.1 “精英”与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
1.4.2 本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
1.4.3 本书的意义与特点

第2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及其获奖成果的社会确认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析
2.1.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的描述性统计
2.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及其比例
2.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与其相应的获奖人数的统计曲线
2.2.1 统计曲线的特点与性质
2.2.2 取得获奖成果的“最佳年龄区”与“最佳峰值年龄”
2.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统计分析
2.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的描述性统计
2.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获奖年龄与其相应人数的统计曲线
2.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
2.4.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同行评议与获奖成果的检验期
2.4.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平均检验期及在不同检验期的人数和比例
2.4.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与其相应成果数(人数)的统计曲线
2.4.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较长检验期的影响与意义
2.4.5 为什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比较长

第3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3.1 “跨学科”的基本内涵与自然科学中跨学科理念的确立
3.1.1 何谓“跨学科”
3.1.2 自然科学中跨学科理念的确立
……
第4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
第5章 诺贝尔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