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成功的辅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605879
  • 作      者:
    (美)亚当斯(Dr. Jay E. Adams)著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成功的辅导》是一本心理辅导学中的重要著作,作者以此书开创了一门独特的辅导门派,“劝诫式辅导法”。
  作者首先从自己的辅导临床经验中,发现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常常难以凑效,从而引起他对弗氏心理学的反省。作者认为弗氏的理论,将一切心理疾病归结为“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人的罪恶感源于超我对自我的压制。而治疗的办法在于打倒外在环境借着“超我”加给人的责任感,使人不再有罪恶感。由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使人不必承担责任,而把责任推给社会。
  作者认为这个理论带着致命的错误,它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作者紧随其后指出,根据他的经验,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各种病症背后的原因,是他们道德性的过错。他们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面对自己的过错,面对自己的责任,他们是可以心灵苏醒,承认错误,并且重建人生的。
  在此理论基础上,作者随后提出“劝诫式辅导法”——即“努直达(Nouthesis)式辅导法”,就是把直接的规劝打人心理,方法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
  这种辅导方式的辅导者,心中有肯定的道德伦理标准,而且带着爱,同时也带着权柄去辅导和帮助受辅导的人。而辅导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促成受辅导者的改变。
  作者在第6章中对比“劝诫式辅导”与“罗杰斯式辅导”,后者是当代西方流行的辅导法,主张辅导者对于受辅导者,只要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不应该提出主观的规劝和给予建议。作者认为后者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们应该对各样的处境有所反应,这也可以给予受辅导者更多的帮助。
  劝诫式辅导认为人的情绪和感觉不好,往往有背后的原因,就是人的行为有过犯,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承认自己的过犯,而不是直接去消灭良心不安,或者仅解决情绪问题。
  在第7章中,作者解决“认罪”的问题,主张帮助受辅导者,面对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的罪,并且向被自己得罪的人认罪或道歉,促成与人的和好,认为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之道。
  作者在最后的几章中,处理“劝诫式辅导法”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过错,然后让人明白自己本来的责任,并且让受辅导者确信自己有希望脱离心理的困境,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的转变。这种改变包括行为习惯,也包括品格的重塑。
  最后,作者对于承担辅导工作的人,提出专业性的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亚当斯博士,生于1929年。多年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担任教授。本书是亚当斯博士的代表作,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亚当斯博士一生著作丰富,计70余册。近年在美国东南部居住。
展开
内容介绍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学的奠基之作。作者指出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常常难以凑效,并且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
  作者认为大部分的精神病症背后的原因,都存在罪——道德性的过犯的问题。与“罗杰斯式辅导”等仅主张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的方法不同,作者提出“劝诫式辅导法”,把源于圣经的规劝打人心理,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通过让人承认自己的过犯,承担责任,借着信仰,重建希望,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品格的重塑。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代精神病学
第二章 另一位辅导者
第三章 “精神病者”的毛病
第四章 劝戒式辅导法
第五章 最佳辅导人选
第六章 罗氏辅导与努直达辅导
第七章 承认自己的罪
第八章 用努直达方法解决问题
第九章 努直达辅导的原则
第十章 沟通与集体辅导
第十一章 教师与努直达辅导
结 语
附 录 个人资料记录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