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健全自体.自体客体发展过程是什么?我们认为它分两步发生。首先,自体与它的自体客体之间必须有基本的协调( basic intuneness)。其次,非创伤性的自体客体失败(失败的共情回应)一定会发生。我们把这种童年期自体客体失败的结果称作“恰到好处的挫折。”心理事件的这两个步骤在生命的早期不断重复出现,造成两个重要的结果:(1)通过被我称之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Kohut,1971: 49-50)的过程产生了结构(Kohut,1978b,1:137-138,
248-249),(2)它为极其重要的自体.自体客体关系的改变提供了条件,即自体从以
古老的自恋模式得到滋养[特别是与镜像自体客体的融合,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的融合,以及孪生融合(例如与被经验为自体的复制品的自体客体相融合)],逐渐转变成在大多数时候,⑥能够依靠由成人生活中的自体客体发散出的共情而存活。
为了从精神分析得到治疗,被分析者必须通过动员那些我们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的内在经验把分析师看作自体客体。可分析性( analyzability) -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的可接近性( accessibility)不同——取决于病人没有精神病——不论是明显的精神病还是我们称作“边缘”的被隐蔽的状态。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分析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说患有冲突性神经官能症或自恋性人格或行为障碍的可接受分析的患者的自体——更准确地说,自体的残部——至少仍具备寻求可恰当回应的自体客体的潜力。自体的“残部”可能被压抑或是分裂了,但仍在寻找童年早期或是较晚阶段(如俄狄浦斯阶段)的能恰当回应的自体客体。关于后面这种可能性,我要补充的是,某些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功分析的最后阶段会出现一个积极的欢快的俄狄浦斯阶段,这种情况说明患者在童年期根本未放弃追寻共情回应的俄狄浦斯自体客体。这种寻求在分析中被重新激活,并最终得到恰当的发展。⑧
因此,为了从精神分析得到治疗,被分析者必须能够在精神分析的情景中,通过对复苏了的童年期自体客体的转变内化作用,来调动成长需求,以建立自体结构。作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先驱( Kohut,1971: 19n.),这些自体客体的功能(例如自尊的调节),在孩子长大后,他在家庭、朋友、工作环境以及他所属的团体的文化资源所构成的自体客体环境中,也会发挥出来。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在分析中被调动的转变内化治愈过程,虽然与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孩子的成熟过程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
展开
——卡尔·T.罗登伯格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