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诗英译论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89791
  • 作      者:
    卓振英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汉诗英译论纲》为诗学范式之汉诗英译理论著作,其方法论体系较为完备。书中多数章节的主要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受到学术界的好评。有的评论认为,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科学性、原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卓振英,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学科群负责人、典籍英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已出版《华夏情怀——历代名诗英译及探微》(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英译宋词集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李渔诗赋楹联赏析》(汉英对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等著作10部。
展开
内容介绍
    《融通中西·翻译研究论丛:汉诗英译论纲》为诗学范式之汉诗英译理论著作,其方法论体系较为完备。书中多数章节的主要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受到学术界的好评。有的评论认为,该研究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科学性、原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就汉诗而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语体、语气、音韵、节奏、形体、篇章结构、语言文采、时代特征等有关语言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的特色构成诗歌的显性风格体系,而格调、韵致、神思、本色、虚实、立意、意象、意境及艺术感染力等特质则构成隐性风格体系。风格体现诗人的个性,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之一。《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变通》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诗英译中风格变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风格再现是重要的;在多数情况下,原诗的风格是可译的。然而,由于文化变迁、诗歌意义增殖、读者价值观因时而异等原因,翻译中的风格变通有时也是必要的。这种变通既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和文化意识,又反映了时代的文化需求。该文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探讨了汉诗英译中风格变通(包括语义、修辞、语体语气、意象意境上的变通)的理据和方法。
    3.2.6 关于译作评价体系
    《评秦观鹊桥仙的三种不同英译》是在译作评价体系建构方面的一种探索。它是从意境、意象、格律和语言风格等层面对《鹊桥仙》的不同英泽进行比较分析的。文章对译作的成败优劣进行了评判,并指出,“抛开具体某一译品的成败优劣不论,以诗化的形式翻译中国古诗词,其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因为这种形式具有较为全面地再现或保持原作诗歌美学价值的潜在功能,比其他方法f诸如逐字对译和散文化意译)优越。”
    《汉诗英译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基于原作美学价值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诗学、翻译学、文艺美学和模糊数学等视角观照《登鹳雀楼》的几种英译在节奏美、结构美、音韵美、意象美、意境美、模糊美、语言美、风格美等模糊子集中的隶属度,通过比较研究,显现有关方法的利弊得失。该文指出,“诗歌是按照符合人们普遍审美要求的一定艺术原则构成的,节奏、音韵、形态等格律要素都是具有一定艺术含义的符号。非诗化译法舍弃这些要素,是一种减值翻译的方法……译出的作品,缺失的原诗美学特征太多,读起来味同嚼蜡”。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典籍英译的问题与对策
1.1 引言
1.1.1 人类面临的挑战与世界的未来
1.1.2 中和国文化岌岌可危
1.1.3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2 典籍英译意义的再认识
1.3 典籍英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4 设想与期望

第2章 翻译的类型与典籍英译者的素质
2.1 翻译的类型
2.1.1 分类及其意义
2.1.2 研究型翻译与非研究型翻译
2.1.3 典籍英译的类型归属
2.2 典籍英译者的素养
2.2.1 以行为本
2.2.2 志存高远
2.2.3 尊师重道
2.2.4 谦虚好学
2.2.5 光明磊落
2.2.6 坚忍不拔
2.2.7 治学严谨
2.2.8 以学为器
2.2.9 开拓创新
2.3 结语

第3章 汉诗英译的标准与原则
3.1 汉诗英译的不同主张
3.2 汉诗英译理论的梳理与建构
3.2.1 关于汉诗英译的意义
3.2.2 关于汉诗英译的标准和原则
3.2.3 关于翻译的方法论
3.2.4 关于翻译的心理过程
3.2.5 关于汉诗英译的译文风格
3.2.6 关于译作评价体系
3.2.7 关于译者必备条件
3.3 汉诗英译的标准与原则

第4章 诗歌的模糊性及翻译的标准和方法
4.1 诗歌的模糊性
4.2 关于翻译的标准和方法的探讨

第5章 汉诗英译方法比较研究
5.1 引言
5.2 译作比较研究
5.2.1 节奏美
5.2.2 结构美
5.2.3 音韵美
5.2.4 意象美
5.2.5 意境美
5.2.6 模糊美
5.2.7 语言美
5.2.8 风格美
5.3 结语

第6章 汉诗英译的总体审度
6.1 何谓汉诗英译中的总体审度?
6.2 《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的总体审度
6.2.1 作者和时代背景
6.2.2 原作的内容及其版本
6.2.3 原作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6.2.4 《楚辞》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地位
6.2.5 现有的英译
6.2.6 决定预期翻译文本文化定位的社会文化因素
6.2.7 汉诗翻译方法研究在当今的建树
6.2.8 现有各种译本的决策与特点
6.3 结语

第7章 汉诗英译中的决策——以《大中华文库·楚辞》为例
7.1 引言
7.2 《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的翻译决策
7.3 翻译策略所产生的效果
7.4 结语

第8章 汉诗英译中的考辨——以《大中华文库·楚辞》为例
8.1 引言
8.2 若干疑难的考辨
8.3 结语

第9章 汉诗英译中的逻辑调适
9.1 引言
9.2 基于东西方思维差异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2.1 整体性与分析性及其调适
9.2.2 模糊性与精确性及其调适
9.2.3 形合法与意合法及其调适
9.2.4 伦理型与认知型及其调适
9.2.5 直觉性与逻辑性及其调适
9.3 基于原版本某些因素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4 基于目的语的文本要求而进行的介入与调适
9.5 结语

第10章 汉诗英译中的移情
10.1 引言
10.2 移情法的理论依据
10.2.1 移情法的可行性
10.2.2 移情法的科学性
10.2.3 移情法的重要性
10.3 移情法的实践依据

第11章 汉诗英译中的“炼词”
11.1 引言
11.2 利用英语构词法炼词
11.3 从语义、语体和搭配关系等角度炼词
11.3.1 词语的雅与俗
11.3.2 上义词与下义词
11.3.3 词语选择限制原则
11.3.4 词语的感情色彩
11.4 从修辞的角度炼词(句)
11.5 结语

第12章 汉诗英译中的“借形传神”及变通
12.1 “借形传神”及变通的必要性
12.2 “借形传神”及变通的可行性

第13章 汉诗英译中的风格重构及变通
13.1 引言
13.2 变通的理据和方法
13.2.1 语义上的变通
13.2.2 句法修辞上的变通
13.2.3 语体语气上的变通
13.2.4 意象、意境方面的变通
13.3 结语

第14章 关于诗、词、曲、赋、楹联诗化译法的探讨
14.1 赋的特征与英译
14.2 词、曲的翻译
14.2.1 词的发展与特征
14.2.2 元曲及其特点
14.2.3 词、曲的翻译
14.3 楹联翻译
14.3.1 楹联由来与特点
14.3.2 楹联的翻译
14.4 诗化——若干方法与技巧的探讨
14.4.1 样式的形似
14.4.2 节奏的实现
14.4.3 韵脚的寻求

第15章 译作定性评价方法的探索——以秦观《鹊桥仙》的三种英译为例
15.1 引言
15.2 意象层面
15.2.1 “鹊桥仙”
15.2.2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5.2.3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15.3 意境层面
15.3.1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5.3.2 “忍顾鹊桥归路?”
15.3.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5.4 语言风格层面
15.5 格律层面
15.5.1 样式
15.5.2 节奏
15.5.3 押韵
15.6 结语

第16章 民族典籍英译刍议
16.1 典籍英译的昨天和今天
16.2 “布洛陀史诗”英译及研究的意义
16.3 对于翻译策略的若干建议
16.3.1 关于经诗、时势和翻译文本的文化定位
16.3.2 关于翻译的方法
16.3.3 期盼与祝愿
附录
附录I:李渔赋英译两则
附录II:元曲英译四则
附录III:宋词英译选
附录Ⅳ:李渔楹联英译三则
附录V:《楚辞》英译若干问题的商榷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