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不是从无开始的,它属于历史。正是由于每一代人从武术教育的历史中解读出时代的价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才使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武术的意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离不开每代人的诠释,换句话说,武术在每一时代的意蕴都必然出现在每一时代人们与武术过去的对话之中。在这一对话之中,人们通过武术教育实现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选择、整理、传递、保存与活化。哲学诠释学认为,受“历史作用的意识”,人们在任何诠释中都必然受到历史和文化赋予的“先有”影响,“先有”即指人们必然处在一定的文化之中,历史和文化先占有了人们。有了这种存在上的“先有”,人们才有可能理解自己和文化。从这一角度而言,每一个时代具体的武术形态不外两个基本来源:一是继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成果;二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一方面,人们要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诠释、筛选遗传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人们又在继承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去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在这两者互动作用中,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武术文化。因此,每一时代的武术文化既不是单纯地照搬传统武术文化成果,也不是纯粹地与过去“一刀两断式”的新生的武术文化,而是过去与现代交织和纠葛在一起的“藕断丝连式”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武术文化。可见,中国武术之所以具有渊源的历史,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由于每代人被历史的武术文化所占有,形成了一定的“先有”,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时代需要,解读出武术的时代价值,这样经过目积月累的时间结晶,于是逐渐析出了中国武术丰满而曼妙的身躯。这其中武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武术教育,便不会有武术的今天。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就是在历史视域与现在视域融合中回顾与反思武术教育,以期站在当代武术教育基础上,借助于武术教育的过去,理解武术教育的现在乃至未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