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家长们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时往往也有别的家长在旁边附和道:“是呀,你家的孩子太野了。”如果这时家长感到很失望或者觉得孩子给自己丢面子了,那就错了。因为专家们说,“太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因为他们很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东西——野性。”野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赋予孩子一种与狼共舞的雄心,也可以让孩子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指引孩子走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培养出他们独立的个性。让他们成为即使不站在世界的巅峰,也不会低人一等的人。
如果大家不相信,那么不妨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做人最成功是100分的话,你们给自己评多少分?”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分数在70—80之间。
谁都想孩子的人生比自己更精彩,可是听话孩子的最好结果,就是按父母的人生轨迹重复一遍,很难超越父母,最多拿个六七十分。他们没有拿金牌的机会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倒是应该恭喜你。经验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具有野性和创造力。这是因为淘气的孩子比听话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他们的大脑受到的刺激自然也多了起来,这样就激活了孩子更多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对提高孩子的野性和创造力都是有好处的。
在中国的老传统中,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有些不顺从就不能容忍,往往对孩子管得过于严格,限制得过多,把孩子的野性都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苗,如果孩子做得并不过分,就不要对他们太过严厉。孩子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必然会变得唯唯诺诺,将来是很难有什么大出息的。
此时如果您正有一个不听话或者好斗的孩子,就用不着烦恼和失望了。
因为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是坏孩子。有识之士们已经提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不听话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的大脑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都不随便屈从,自信心强。有独立的处事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很多不听话的孩子到最后多半是特才。那些学校里的破坏分子、反叛者,被老师和父母看作是没教养、不听话、学坏了的问题孩子,很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比同龄人更高一筹的能力。这些孩子有一个特别的大脑,他们是一群具有特别个性的孩子。
尽管他们会给老师和父母带来许多麻烦,但却是完全可以教育的,而且如果教育得法,孩子将来可能会很有出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他们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限制他们,这样孩子的天才才不会被扼杀在摇篮中,他们也不会因为不合群、受到排斥而变成真正的问题孩子。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名为《领袖们》的书,他说,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可以为大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培养出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机会。因为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式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父母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会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同时这些稍具野性的特性,也可能让孩子走上与众不同的人生。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西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另一位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西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西瓜呢。”允许孩子这样“不听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护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像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给孩子一点“不听话的空间”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