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总是故意跟我作对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像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绪、个性等加之于他人身上,总认为自己这样想,他人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人,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现象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同样如此。
孩子:你喜欢你看吧,反正我不看
上海书展会上,在少儿类图书专区,一对母子的对话,引来周围的一些小朋友和家长驻足。原来儿子小辉想买一本封面精美的童话插图本,而妈妈觉得那本书图画太多,对学习帮助不大。最后给他选了一本《小学生满分作文》。小辉满脸不高兴,跟妈妈大嚷起来:“我不想看满分作文。你喜欢你看吧,反正我不看。”妈妈拗不过孩子,最终还是给他买了那本童话插图本。
家长:孩子是小树苗,正是吸收养分的时候
“孩子就像是小树苗,正是吸收养分打基础的时候,哪能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给荒废了。再说别的孩子都在上进,有的小孩小学没毕业,就能写诗做文章了,你看他,还老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不着急是不懂事,遇到这种情况,做家长的我能不着急吗?说一千道一万,现在考试、升学,不都是拿分数说话吗?你说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懂我们做家长的这份心呢?”小辉的妈妈向人倒着自己的苦水。
投射心理,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为了验证个人喜好的影响力,心理实验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做过这样的实验。参与实验的研究者说:“为了更有效地影响大众关注我们出版社,你们策划出自己认为最重要并且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选题。”但最终的结果却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
一个正在攻读第二学位的编辑认为,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试图获得高等院校更高的学历证书,所以他的选题为《怎样写毕业论文》;
一个正在准备将女儿送到幼儿园的女编辑认为,中国一向有“教育是先机,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所以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一个正在托朋友办事情的编辑认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获得他人的鼓励、支持、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选题是《教你影响朋友的法则》。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应该和自己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文学,别人也应该喜欢文学;自己喜欢吃臭豆腐,别人也应该喜欢吃臭豆腐。上例中的妈妈就是这样,她以为应试教育下还是排在第一位,所以一味地以自己的喜好给孩子挑选作文书;而儿子却更喜欢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图画故事书。
在家庭教育中,像小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家长自己是学医学的,也希望孩子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家长在美术上颇有造诣,也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画家。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父亲却不是这么做的。他是声望很高的律师,也十分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学法律。但比尔·盖茨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并且还要从哈佛大学退学,自己创办计算机公司。开明的父亲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主观愿望,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并支持儿子做他最喜欢的事业,也因此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电脑天才。
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喜好、观念,为此,家长对孩子应该放手。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爱好兴趣,有他自己的智力水平、发展阶段以及成长规律等等。认真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能力,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这才是顺应人性,才是真正为孩子好,也才能把投射心理的害处减至最低。
【育儿箴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处处替孩子着想,但实际上,却很少有家长问问孩子怎么想。孩子的感受很重要,慢慢变“要孩子学”为“孩子要学”。一味忽视孩子爱好的培养,包办无微不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可能孩子会赢在起跑线上,但孩子终究会输在终点线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