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班族妈妈必备的育儿秘籍.2,送给妈妈和孩子的心灵互动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404649
  • 作      者:
    李静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孩子心理,妈妈要明白——孩子赖床,不仅仅是想睡懒觉,孩子悄悄拿他人东西,可能另有原因,爱吹牛扯皮的孩子,不过是想得到他人关注,孩子怕黑不敢入睡——帮孩子驱逐“恐惧感”孩子注意力涣散,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的高标准,第十名现象:少点要求,孩子能更爱学习,被嫉妒折磨的孩子——及时介入调整情感,攻击心理:用“太极拳理论”对付“小恶魔”。
    孩子为什么总是任性不听话?为什么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敏感期?为什么说谎、离家出走、虐待小动物?所有行为背后都潜藏着孩子特定的心理,职场里的美丽妈妈。能否明白其中的道理?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静,自由撰稿人。多家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作品有:《男孩冒险书:培养男孩野性与智慧的魔法书》、《女孩才艺书:培养女孩才情与优雅的魔法书》、《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好父母要懂心理学》、《成就孩子一生的85个教育习惯》、《漫画生活哲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很多职场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读不懂孩子的心?孩子撒谎、打架、吹牛,是不是真是性格方面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职场妈妈要注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要通过行为揣摩其心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内在的原因和逻辑。所以,你要做的是: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发掘行为背后的秘密、教会孩子情绪管理,明白了这些,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孩子的成长也会更加顺、利。而这一切。你都会在《上班族妈妈必备的育儿秘籍2:送给妈妈和孩子的心灵互动书》中找到答案。
展开
精彩书摘
    妈妈,我不让你上班——还没有上小学的孩子,经常会这么说。
    妈妈清晨上班去,晚上急急忙忙赶回家。即便孩子有爷爷奶奶把他送到幼儿园或小学,孩子对于妈妈仍是难分难舍。这中间离别的时间,虽然只不过短短的十个小时,但对于孩子来说,仿佛就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每天早晨的“告别仪式”也让妈妈倍觉伤感,甚至心力憔悴。孩子不愿离开妈妈,是因为与妈妈分离让他觉得不安,这便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最早出现在孩子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孩子刚刚能区分谁是熟人,谁是生人,他依赖所有的家庭成员,而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坚决抗拒。等孩子两岁左右,他开始依恋熟人中最亲的那个——妈妈。这个阶段,他一刻都不能离开妈妈,只要妈妈一出门上班,他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等孩子三岁的时候,他虽然也不舍得妈妈离开,但妈妈离开后那种不安感明显减弱。等到四五岁的时候,分离焦虑期一般就消失了。
    不过,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住在相对封闭的居民楼中,他们多是与家里人在一起,很少和同伴在一起玩耍,一般来说,孩子的分离焦虑持续时间就比较长,有的孩子到了六七岁,还是很难接受和妈妈分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上班族妈妈轻松教子心理经
罗森塔尔心理:积极的期待,让孩子好得超乎想象
巴纳姆心理:妈妈要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手表定律:妈妈和爸爸的意见最好一致
攻击心理:用“太极拳理论”对付“小恶魔”
认知心理:孩子会赢,但也会输
狐狸心理:做个慵懒的白领妈妈,逼着孩子去独立
布猴妈妈心理:爱是孩子生命的第一元素

第二章 捕捉敏感期,开启孩子天赋
口和手的敏感期:让孩子尽情释放“口”与“手”
模仿敏感期:漠视孩子的不良模仿,并做出好的表率
细小事物敏感期: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提高观察力
语言敏感期:职场妈妈“n罗唆”点,孩子能说会道
自我意识敏感期:千万不要误解孩子的行为
人际关系敏感期:用正确的态度教孩子处理关系
色彩敏感期:不做限制型职场妈妈,鼓励孩子自由涂鸦
书写敏感期:有意识地为孩子读书,挖掘他的潜能
数字符号敏感期:通过实物帮孩子发展思维能力

第三章 小习惯大心理——行为背后的秘密
沉溺心理:令妈妈头疼的动画、漫画“小发烧友”
孩子悄悄拿别人东西,可能另有原因
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比谎言本身更重要
爱吹牛扯皮的孩子,只不过是想得到他人的关注
晃腿、抠鼻子、揪头发——一种偏颇的心理宣泄
孩子赖床,不仅仅是想睡懒觉
孩子竟然爱摸鸡鸡——内向型职场妈妈不要过分担心
孩子要“离家出走”,其实是想验证母爱

第四章 教孩子情绪管理,不做小小“外星人”
白领妈妈,请用“延迟满足”来帮贪心的孩子
孩子任性不听话,多协商少命令
抑郁前兆:孩子常常因琐碎小事大发牢骚
虐待小动物:孩子精神压力的变相发泄
教孩子用“移情法”消除紧张和不安
威胁妈妈:“我要吃你不答应,我就哭个不停”
放手,才能提升孩子的逆境商数

第五章 对症下药,塑造爱学习的小天使
职场妈妈,别逼着有厌学倾向的孩子去上学
急躁型职场妈妈:孩子写作业磨蹭不全是他的错
爱说“我不会”的孩子其实是自信心匮乏
老师说“孩子学习困难”——请站在孩子的立场来分析
如何帮孩子在兴趣与厌烦交织期渡过难关
繁忙职场妈妈:家庭教师永远无法取代“妈妈”
第十名现象:少点要求,孩子能更爱学习
光环效应:鼓励孩子读那些“没用”的书
小孩考试成瘾心理,比网瘾更可怕
妈妈都不爱读书,孩子怎么可能爱读书

第六章 “拯救孩子”,帮他赢得更多朋友
上班族妈妈要为孩子创造结交朋友的机会
帮害怕同学嘲笑的孩子走出来
被嫉妒折磨的孩子——及时介入调整情感
孩子比较乖僻——那就给他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
没有敌人,只有同行者——不良竞争意识的药方
孩子小小年纪很“世故圆滑”,好还是不好
坚决不做林黛玉——交朋友没有小心眼
同胞冲突的根本:关于爱的争夺
互惠心理:告诉孩子利他才能利己
面对小霸王的欺负,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第七章 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内心缺少安全感
大吵大闹的妈妈,会培养出脾气暴躁的孩子
有过敏症的孩子,有一个苛刻的家长
抑郁型上班族妈妈会导致孩子心情沮丧
被动攻击心理:孩子故意捣乱、考砸,不是他的错
爱比较的妈妈——孩子自卑感的来源
溺爱型上班族妈妈:表面爱孩子,其实爱自己
俄狄浦斯情结:让女孩回归妈妈,男孩回归爸爸
……

第八章 不打不骂,在爱中建立规则
第九章 十力合一,打造最有“气场”的孩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