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一旦制定就得执行
规矩一旦制定就得执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培养孩子自觉执行规矩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如何为孩子执行规矩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呢?
一次执行一条规矩
我们认为,在开始阶段,要求孩子执行的规矩不要太多。一次执行一条规矩最合适,而且这条规矩应该简单易行。一旦孩子开始执行这条规矩,你就要他持之以恒,直到你确信孩子已经养成习惯能自觉遵守这条规矩为止。这时你才可以考虑让孩子开始执行另一条规矩。
规矩应该适合孩子
李太太的女儿雯雯,年仅5岁。可李太太要求雯雯每次吃饭前摆餐桌,放餐具。这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要求太高了。事实上,雯雯不仅摆不好餐桌,而且也记不住餐具放在什么地方,要她到橱柜拿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很困难。所以,每次做这些事情,她总是手忙脚乱,狼狈不堪,还经常将碗筷掉在地上。一见到这种情况,李太太就大声吼叫,雯雯总是哭着逃回自己的房间。
要求孩子执行的规矩应该适合孩子的年龄、智力、能力和爱好。一个5岁的孩子还不完全具备摆餐桌的能力。起初阶段要孩子执行的规矩应该是孩子有兴趣坚持做的事情。因此,父母先要弄清楚孩子最喜欢做什么事情。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具或书籍,你就规定他每天晚上睡觉前整理好玩具箱或书柜。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你可以说:“晚上你一整理好玩具箱或书柜,我就给你讲好听的故事。”那样孩子就会感到他的努力能得到奖赏,他会乐意按你所说的要求去做。
激励促使规矩执行
为了激励孩子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你最好画一张表贴在他房间的墙上。只要他那天晚上整理了玩具箱或书柜,你就在表上画一颗金星或贴一朵小红花。到了周末,和孩子一起数数,看一共有多少颗金星或多少朵小红花。如果孩子每天都得到小金星或小红花,你就给他特殊奖励。如给他买新的连环画或带他去公园玩。除了给他物质奖励,你还要给孩子精神上的奖励。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可以慢慢放弃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转向以精神奖励为主。例如:每晚孩子整理好玩具箱或书柜后,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整理得真整齐,你真能干,能成为妈妈的好帮手。”你可以当着全家人的面称赞他,微笑、亲吻、抚摸都会增加表扬的效果。
有的孩子做事有点偷工减料,这时候千万不要呵斥他,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看,还有一件玩具在墙角落,还有一本书在沙发上,把它们放到玩具箱或书柜里去就好了。”孩子一放好,你就可以说:“你的玩具箱或书柜每天都整理得很好,我为你感到高兴。”
当孩子已经形成每晚睡觉前自觉整理玩具箱或书柜的习惯时,你就可以考虑给他制定另一条简单易行并且公平合理的规矩。不要以为前一次或前几次孩子都成功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出色地执行了所定的规矩,这次就可以多定几条规矩,那样会把事情弄糟。不要性急,慢慢来。
规矩不容争辩
父母应知道,孩子稍大一点时,他会对你的规矩提出质疑,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管你定的规矩多么公正,孩子都有可能提出质疑,与你争辩,试图动摇你的决心,改变你要求他执行规矩的主意。你千万不要上他的当,不要与他争辩,不要屈服于他的种种压力。你要态度冷静而又果断地向孩子表明:规矩一旦制定就得执行,争辩是无济于事的。对孩子的无理纠缠一律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他会觉得无趣而不再与你争执。
在心情愉快时制定规矩
有一点必须加以注意,那就是你心情愉快时制定的规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孩子明白这条规矩不是为了惩罚他才定的。在制定规矩时,你最好邀请孩子一起参加,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规矩是必要的,为什么这条或那条是合乎情理的等等。
好的规矩有助于培养孩子高度的责任感和照顾自己的能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有机会学会某些终生受益的技能。优秀的儿童通常出自那些经常要求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家庭。同时,我们也坚信,许多不快乐的孩子出自于那些不为孩子定规矩,或者规矩多而且前后矛盾,或者执行规矩虎头蛇尾的家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