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的书,大体上是要保养真性,不肯让外物来累自身。所以老子藏名柱史,最后进入了流沙;庄子匿迹漆园,终于辞却了楚相:这都是任性放纵之徒啊。何晏、王弼,师法讲述玄宗,转相夸张自负,像影附草靡一般,都以为神农、黄帝的教化,就在于自身,而周公、孔子的事业,则置之度外。而平叔因党附曹爽被诛杀,触犯死权的罗网;辅嗣因多笑别人被记恨,落入好胜的陷阱;山巨源因积蓄被讥讽,违背多藏厚亡的说法;夏侯玄因才望被刑戮,缺少支离拥肿的明鉴;荀奉倩死去妻子神伤而卒,绝非鼓缶的心情;王夷甫悼念儿子悲不自胜,有异东门的达观;嵇叔夜排斥世俗取祸,岂是和光同尘之流;郭子玄权势震动一时,怎算后身外己之风;阮嗣宗沉湎酒而荒迷,乖离了畏途相诫的譬喻;谢幼舆贪贿而丢官,违背弃其余鱼的宗旨:以上这些人物,都是其中的领袖,为玄宗之所依归。其余受尘俗桎梏,为名利奔走的,岂能一一细说!这些人只是欣赏清谈雅论,剖析玄微,宾主问答,娱心悦耳而已,并不把它当作救世匡俗的要道。到了梁代,这种风气又盛了起来。《庄子》、《老子》和《周易》,总称为《三玄》。武帝和简文帝,都亲自讲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