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那时的大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73390
  • 作      者:
    陈明远著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那时的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记者都在寻找三位名叫“CHENM.Y”或“MAYERCHENEY”的中国人。其中一位CHENM.Y是“轰动全国”的诗人,他因十几首诗与毛泽东诗词相混淆而受冤狱,他写的现代新体诗有几十首编入《中国当代七名诗人选》(有中文本和外文译本);另一位CHENM.Y是在中文信息处理和数理语言学等科研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他在计算机科学、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也很有造诣;还有一位CHENM.Y是著作很多的人文学者,从事中西方文化交流,最早主编一套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视听教材。多年以后,各国记者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三位“CHENM.Y”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那时的大学》作者陈明远,生于20世纪40年代。他受到许多文化名人的信任、关怀和挚爱,但他最大的乐趣是默默耕耘、静心思考,不求闻达,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展开
精彩书摘
    1914年以后,马相伯历任政治会议、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在这期间,马相伯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他与章太炎、梁启超等发起创办“函夏考文苑”。“函夏”一词,出于《汉书。扬雄传》,指全中国;“考文苑”,类似研究院、科学院,是国家最高研究机构。目的在网罗全国著名学者。编纂词典、校勘古籍、奖励优秀著作、表扬高尚德行,惜未办成。
    马相伯与天主教爱国人士英敛之一起,联名上书罗马教皇,建议在中国创办大学。他又赞助英敛之在北京香山创办辅仁学社(辅仁大学前身)。
    1915年7月,马相伯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亲自祭天祭礼,提倡“尊孔读经”,企图复辟封建帝制。袁氏党徒并欲在宪法中规定孔教为国教,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马相伯坚决反对,著有《一国元首应兼主祭主事否》、《宪法草案大二毛子问答录》、《保持约法上人民自由权》等文,并为全国各区教会代拟五篇请愿书,以“信仰自由”为根本,驳斥立孔教为国教之荒谬无理,并批驳所谓“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主张。
    袁世凯称帝复辟之前,派他最亲信的儿子袁克定,征求严复、马相伯的意见。可惜严复受了欺骗、诱惑,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这是严复一生最大的污点;对比之下,马相伯虽也深受胁迫,心知“非口舌能争”,却毅然实行消极抵制。马老愤于袁世凯窃国称帝,辞去袁氏总统府里的高级顾问等要职,回到上海创办《天民报》,亲自撰文抨击袁贼“帝制自为”的丑恶行径。
    1918年,马相伯发表〈民国民照心镜》一书,系统阐述民主共和的原则,提倡人民自主、地方自治,猛烈抨击袁世凯称帝,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断言“百复辟,百自亡”。马相伯与章太炎等革命元勋一起,表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至今仍是我们知识阶层的表率。
    1919年,马相伯已届80高龄,年老体弱,“厌闻时事”。此后,他虽在名义上担任过中国科学社董事、江苏省财产交代核算委员会会长、《天民报》总主笔等,但这些职务,有的属临时性质,有的为挂名闲差。垂暮之年,主要在家中整理旧稿、从事译作,唯对教育独立和宗教自主的事业关心不已。
    马相伯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可是他对某些外国传教士利用特权进行侵略活动的行径,十分愤慨。他认为“中国人并不反对天主教,而是反对外国的殖民政策”。他希望中国人自己充当司牧,自己传教。他主张外国来华的传教士应“改为中国籍”。马相伯是天主教信徒中反对帝国主义的精神领袖。
    马相伯再次倾产捐资震旦大学后,法国天主教表面上承认他是创办人,奉为董事长,但不让他过问校务。马相伯对法国教会的一些做法非常反感,他说:“震旦请洋教习,月俸有六百金,合银圆八九百者,聘华教习,虽五十元亦吝之。”对于这种民族歧视、不平等待遇,表示愤慨。
    1928年在震旦大学成立25周年的庆祝会上,马相伯指出:“震旦学院成立较复旦、大同大学为早,而成绩落后于复旦和大同,希望努力赶上。”
    历史表明:有外国财阀和宗教势力撑腰的“震旦大学”,虽然经费充裕、校舍精致,在“银子”、“房子”等物质条件上,比民办“复旦大学”的经济实力不知雄厚多少倍;但是历经艰险、奋发图强的“复旦”,则在“出入才、出成果”等方面,远远超过“震旦”。同为马相伯老前辈创立的两所高等学府,它们的不同发展道路,值得后人深思!
    ……
展开
目录

清代晚期的“西学”学堂
清明末年学堂的缓慢发展
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大学——北洋大学
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北京师范大学
民国前期的北京大学
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大学
最负盛名的私立大学——南开
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
教会学校的体制和经济生活
从震旦学院到复旦大学
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
上海私立大学的“四大金刚”
我国历史上的大学生费用
抵制国民党的“党义”和训导制
两个犄角——东北大学和四川大学
附录: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地银圆购买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