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亚当·斯密的理想设计,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法制的经济模式,在满足理性经纪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对称信息三个前提之后,则构成了市场经济。凯恩斯提出对自由放任进行干预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从此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中国始于1979年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路线,经过完善、调整的几个发展时期,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起来。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具有一种革命性影响。它以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调整着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向、活动方式,进而触及和影响深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整个政府、非政府组织都处于市场经济力量的带动、推动和牵动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据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新的公、私领域的分野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重新划分与定位。公、私领域划分成为市场经济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经济领域并不仅仅是公、私两种领域的划分,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领域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组织存在的有效形式。高等学校就属于处于公、私之间的准公共领域。
问题是在现实经济或政治活动中,省级政府、社会对高等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行为对象来看待。依据不同系统法律法规,来自于不同级别政府部门都有埋由对学校进行行政命令与社会干预,对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由于政府对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没有进行准确定位所致。其核心是由于高等教育产品的二重性(公益性、私益性并存)导致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缺乏清晰的终极性价值判断,致使高等教育系统、高等学校复杂的职能便在多维视角下显现出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