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英文报话语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0086
  • 作      者:
    马文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针对非英语国家英文对外传播媒体的话语分析,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多层次的话语分析体系,设计了科学的考察变量,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客观分析,摆脱了先入为主或经验主义观点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重要结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出对策的针对性。
展开
作者简介
    马文丽,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与翻译。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当代英文报话语分析》在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构说英文报话语框架,话语分析涉及两千多篇文本,多种新闻体裁,针对其政治、文化与语言等宏观语境,综合考察了中国英文报的历史沿革与现实话语样态,包括英文报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跨文化传播方面的表现以及英语新闻写作与语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既符合中国对外传播政策,又符合国际新闻惯例的英文报对外传播策略。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自采稿件的语言考察来看,语言总体简洁、准确,语法正确,语言表达手法简单。另一个语言特点是观点直白,措辞“中国味儿”比较浓厚,如在题目中有使用“大词”的习惯,宣传味浓,如big stride(大踏步),boom(激增), boost(促进), successful (成功),等等。而且,内容空洞的赞誉之词常堆砌于关于中国内政的正面报道中,如:Since….,Hunan’s economy has been on the right track(正确的轨道), undergoing a sustained, stable and well balanced development(长期、稳定、协调的发展). It’s economy structure is becoming more wisely planed(计划更加合理) and produc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迅速地发展). (1985-11-6) 在这则关于湖南经济发展状况的导语里,赞誉之词“溢于言表”,而且都是一些较为空泛的形容词与副词。生硬的表达或搭配较为常见,例如,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industry would emphasize electricity production(1985-12-8),用动词emphasize与主语development搭配不符合英语的用词习惯;又如: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llective wisdom(1995-2-13)是汉语“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生硬翻译。还有很多地方的用词透出浓郁的中国味儿,如 Looking as far ahead as the year 2021(1985-12-12)(展望2021年), local leaders, cadres (1985-12-12)(地方领导干部),In response to strong calls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1995-2-13)(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因此,总的说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语言基本准确,语言表达简洁,但总体还显得比较生涩。
    4.互联网的创建
    《中国日报》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即《中国日报》网站在国内的率先建立。当时,和任何一个传统的对外宣传媒体都会碰到的情况一样,外国的读者很难看到当天的报纸。在全球范围内快捷的宣传中国是当时创办《中国日报》网站的初衷。1995年底,当中国人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中国日报》网站诞生了,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报纸。当时,全世界报纸新闻网站还凤毛麟角,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还在艰难筹备之时,《中国日报》在网站建立上的突出表现引起了世界传媒界的关注,1997年被“美国在线”评为全球推荐网站。当前的世界信息传播秩序还很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还很弱小,互联网中文信息仅占4%,建立英语对外传播网站,有益于打破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国际舆论垄断,有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1995年《中国日报》网站的诞生,是90年代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表现。
    三、21世纪初的话语变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与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积极应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动向,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中央电视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24小时全英语频道CCTV-9,其它英语媒体也应运而生,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不同形式的英语媒体在新世纪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国日报》也分别在2004年和2007年进行了大幅改扩版(在本论文截稿日期前一个月即2010年的3月又进行了1981年创刊以来最大规模的改扩版)。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缘起:当代英文报的话语表征
二、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四、 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五、 抽样、编码与分析

第一章 话语分析及英文报的话语结构
第一节 话语与话语分析
第二节 话语分析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英文报刊的话语结构

第二章 语境的变迁与话语的嬗变
第一节 中国境内外文报刊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中国日报》语境的变迁与话语的嬗变

第三章 对外传播语境中的政治话语建构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英文报纸的现实政治语境
第二节 《中国日报》的议程设置与政治话语实现手段
第三节 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 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的文化话语建构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英文报的文化语境构成
第二节 《中国日报》的文化报道研究
第三节 不足的话语表现与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第五章 英文报的语言表现与语言完善方案
第一节 英文报刊的语言环境
第二节 《中国日报》语言特征分析
第三节 语言表现不足之处与语言完善
第四节 传媒“中国英语”的提出与定位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