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看到一些令人感动的好人好事的时候,常怀有敬慕之心,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很难做到,往往认为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而有了志向,有时又感觉真正要实现起来太难了,总觉得有些遥远,缺乏自信。其实,这都是误区。如果真正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想做好事、做善事,关键还在自己,还在于你有没有决心和行动。
孔子曾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话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句中的“斯”是这。“乎”是语助词,无意义。“哉”是疑问词,相当于“吗”。这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仁爱之心难道离我们远吗?只要自己想要它,这仁爱就会来的。”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离现实生活就遥远了。那是圣贤的事,一般人是高不可攀的。
孔子却不这么看。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并非必须借助外力,关键在于自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就以“仁”来说,你并不是只能仰望它,只能羡慕圣贤而自己无法做到,所以孔子就说了这段话。他强调“仁”这种道德的实现,在于本人。你要想得到仁,那仁就会到来的。要做到仁,首先你自己就要有这个主观愿望,而且这愿望不是空想、空说,而是要付诸实践。也就是说,你要时时刻刻去做仁爱之事。如果你注意你的实践、你的言行,都按照“仁”的标准,那你离“仁”这种道德修养还会遥远吗?日积月累,你不就是仁爱之人吗?举例来说,你要做一个热情的善于助人的人,生活中不是经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么?你尽力去帮助他们:天灾降临,群众受灾,你帮助灾民;贫困学子上学有困难,你伸出援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件一件去做,你那助人的愿望哪会不能实现呢?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去做,你的愿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然而,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不少人也都赞美仁爱、呼吁仁爱,对不仁爱之事气愤填膺,然而一旦落到自己身上,却往往缺乏仁爱。问其原因,他会理直气壮地找出很多的客观因素,唯独没有反思自己。诚然,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大环境难免会对个人有影响,但是每个人也都是社会的成员,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真正“欲仁”,从自己做起,那不就也会影响大的环境么,也会出现一个充满仁爱氛围的世界么?正如一首歌曲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去做,去身体力行。
“从自己做起吧!”“从现在做起吧!”确实如孔子所说“为仁由己”,从现在起就立下“我欲仁”的目标,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仁德之人,并付诸实践,脚踏实地地朝着仁的方向前行,你就会离这“仁”的目标越来越近,你的道德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既包括人的理想和目标,也包括一个人的气节。有理想才能激励人追求成功,有气节才能使人坚持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动摇。
孔子曾指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话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句中的“三军”就是军队,古代12500人为一军,三军是形容其多。“夺”是夺去、改变的意思。“匹夫”是普通百姓,一般是指男子。这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这话反映出孔子对一个人独立人格的高度重视。这里的“志”就是我们说的理想与气节。一个人总应该有理想、有志气,而且不能随意改变。孔子将一个人志向的重要性与三军的统帅来比较。即使军队中一个很有权势的统帅,也是可以被改变、替换的,在战争中也可能被俘虏。特别是打仗的时候,要是抓住了对方的统帅,那就是大胜。统帅被俘,军无首领,很快就会溃败,这就是擒贼擒王的道理。然而,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他是并无权势的普通百姓,只要他真正立定了志向,要想让他改变就很不容易。从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一些被俘的士兵,尽管知道战争已经失败,甚至统帅已经被俘,但还是坚持不投降。尽管在敌人的俘虏营中受尽折磨,还是坚贞不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