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言性和双语双方言现象
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方言性,一些流行语本身来自方言(前已论及),还有一些流行语只流行于一定方言区内,离开其方言区就不被使用,甚至其它方言区的人根本听不懂。(这与流行语的社群性有一定关系,考虑到其涉及方言的成分较多,故单独提出来探讨。)
例如:“导厕”,指专为上厕所的人指路并收取报酬。因为这种现象只存在于上海,于是此词就只流行于上海;“架秧子”,指挑拨离间或唆使别人聚众闹事;“抖骚”指卖弄风骚,四处招摇,只流行于北京;“九鬼”,指嗜赌如命的人,流行于福建;“很青啦”,形容物品新颖;“很冷”,指笑话不好笑;“芭乐”,指没有意思的事;“机车”,指令人不满或痛恨,则只流行于台湾。当然,也不能排除这类流行语打破地域界限而被广泛使用的可能。
由于方言性的特点,流行语在运用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双语双方言现象。何谓双语双方言现象?“双语现象指同一言语集体中两种语言并存并用现象,也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中,同一语言集体的成员,根据交际的需要交替使用两种语言情况,也包括三种或多语言并用现象。”[11]双方言现象指“在许多语言社团中,一些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体。”[12]双语双方言现象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可能是指多种语言或多种方言交叉使用过程中更为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简单地说,双语双方言现象就是“语言生活中双语双方言多方言并存并用现象。”
方言性与双语双方言有密切关系,从广义上讲,流行语的方言性是因,而双语双方言现象是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