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10067
  • 作      者:
    杨子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子,女,1982年8月出生,山西侯马人。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方向为语言学,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其中两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目前正参与教育部社科项目一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一项,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北京市项目一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关联理论中的认知关联与交际关联两条指导原则过于宽泛、限制性极弱,导致理论笼统性与应用主观化,本研究以关联理论核心假设——最佳关联假设及其派生关联话语解读机制为出发点,通过对优选论的借鉴与融合,改良现有关联理论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联优选推理模式,以提高关联推理机制的可操作性,在理论精细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对关联理论存在问题做了详细评论,还实践了优选论与认知语用推理的结合,所提出的关联优选模式对词汇语用学难于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在线交际中词义突变和词义增强现象,进行更好的解释,同时还能为构式语法视域下的句法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展开
精彩书摘
  1.4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驱动(theory-driven)的定性研究方法,即以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料做定性分析,通过思辨分析的方式对解释性语言学理论——关联理论作补充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部分形式化的推理模式建构。Wilson在2006年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语用学研讨班上回答问题时,曾明确说到关联理论没有尝试过对推理模式的建构,关联话语解读机制也不可被误读为关联推理模式,本研究中的模式建构没有现成参照,是在所收集语料的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假说,然后再回归到语料加以验证,可概括为分析语料一提出假设一回归语料一假设得证的过程。
  1.5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及使用
  本研究的语料主要采自当代小说、杂志、剧本、电视剧、日常生活中的汉语或英语对话等,同时也有对语用推理研究中一些经典语料的翻用,此外亦有少数按照语感、通过内省方式人工合成的语料,这种多方面多性质的取材方式有其必须性:对经典语料的翻用主要是为了分析、对比原有解释与本研究所提供解释的不同,清晰地反映对理论的修正所在及新建模式的特性;对新鲜语料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拓展所考察语言现象的类型与范围,为关联推理的优化及在其基础上的推理模式建构提供更全面丰富的语料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测试优化后关联话语解读机制及新建构推理模式的解释面;内省得出的人工语料往往以同一语境中一组有对比性的答语形式出现,旨在为关联推理的优化及推理模式建构中对某些特定概念或步骤的分析提供思辨的材料。
  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由于大部分书面语及描述性话语等语言材料,其受众往往较为宽泛模糊,如小说,其读者是内部差异性很大的一个群体,没有明确单一的话语指向对象,为研究方便,本研究中的语料,特别是关联推理的优与推理模式建构中使用的语料,大多是具体语境下的、说话人与释话人所指明确的、对话性质的语料。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研究出发点
1.1 本研究的题旨
1.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理据
1.3 本研究的目的
1.4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及使用
1.6 本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2.1 关联理论概述
2.1.1 关联理论主要观点
2.1.2 关联理论主要贡献
2.1.3 关联理论目前发展状况
2.2 关联理论面临的主要批评
2.2.1 来自哲学角度的批评
2.2.2 来自社会学角度的批评
2.2.3 来自语用学角度的批评
2.2.4 小结
2.3 关联理论与其他理论结合的研究现状
2.3.1 关联与语言顺应论的结合
2.3.2 关联与合作原则及语言顺应论的结合
2.3.3 关联与心理空间及空间复合理论的结合
2.3.4 关联与优选论的结合
2.4 结语
第三章 关联推理解释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3.0 引言
3.1 关联期待与说话人意图不一致问题
3.2 隐义界定上的简化问题
3.3 关联解读机制中的多重问题
3.3.1 关联的对象与指向问题
3.3.2 修正后的最佳关联假设应用上的问题
3.3.3 修正后的最佳关联假设与关联话语解读机制间的不对应
3.4 结语
第四章 对优选推理模式之关联前提的建构
4.0 引言
4.1 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及其在推理过程中的运作
4.1.1 关联期待的对象
4.1.2 关联期待的性质分类
4.1.3 关联期待的动态性
4.1.4 关联期待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
4.1.5 关联期待的影响因素一
4.2 认知效果的复杂性及其对推理性质的影响
4.2.1 关联理论框架中的认知效果
4.2.2 关联优选推理模式下对认知效果的再思考
……
第五章 对关联话语解读之优选推理模式的建构
第六章 关联优选推理模式在不同语言层面上的应用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