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病态住宅症候群和化学物质过敏症
近年来,随着日本住宅的高密封化和高保温化不断被推进,大多使用化学物质的新建材已经大大普及了。为此,一天当中度过相当时间的自家住宅和工作场所的室内空气被化学物质所污染,而这又为居住人和使用人带来身体不适。这样的事例逐渐在我们身边发生。起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类似过敏疾病等,一旦离开原因住宅一段时间,症状就会有所好转。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病态住宅症候群。
病态住宅症候群往往发生在新建住宅的居住人和装修后的学校,常常出现集体性暴发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检测,就可以从用于住宅的建材、胶和涂料中确定甲苯、甲醛等为原因物质。另外,关于相互问的因果关系,当集体爆发时,可以通过暴露集体流行病学的分析加以推定,而就个别的因果关系,可通过观察个人的症状在离开建筑物后是否有所改善加以推定。
但是,在某种特定化学物质的暴露之下发生症状后,当遇到除了原来的原因物质以外,被暴露者对其他的化学物质也呈现过敏反应即化学物质过敏症的情况时,问题就复杂了。首先,从医学角度来说,能否将化学物质过敏症作为一种疾病,并确立诊断标准的争论直到今天还在延续,为此,在最初的疾病诊断的可信度上当然也会产生争议。此外,在确定为化学物质过敏症之后,即使想特定原因物质,却不能回溯到当时的暴露条件,并再现当时的场景,多数场合无法判明暴露物质及其数量。再有,化学物质过敏症的存在本身在最近才刚刚为人所知,追究法律责任当然也就非常困难。
在法院的案例中,法院大多首先会对化学物质过敏症这一诊断名称自身抱有疑问。即使法院对其予以认可,还会认为以暴露当时的化学物质过敏症不能预测将来患病,从而否定预见可能性[扎幌地方法院判决,平成14年(2002年)12月27日]。即便是能够预见含有化学物质的建材引发了化学物质过敏症,也会因建材一般并非被禁止之物,工程结束后甲醛的测定值往往低于厚生劳动省指南值时,会认为内装修业者并未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东京地方法院判决,平成16年(2004年)3月17日],也就是说法院不会轻易认定过失。另外,过敏症患者在通常的室内空气环境中也会发病,因此其就业机会自然极大地受到限制。即使如此,关于能否将过敏症评价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这一点,多数人还持有反对意见,对其所产生的损害(以后遗障碍为依据的应得利益)当然也就很难被认可。不过,在劳动灾害案件中,已出现了如下案例:由于在医院,被暴露在作为消毒液的过醋酸制剂下,护士罹患化学物质过敏症,对此,作为相当于12级后遗障碍(一直工作到67岁的期间)的赔偿,大阪地方法院向该护士判决认定了1000万日元的损害赔偿[平成18年(2006年)12月25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