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滋润心灵的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74540
  • 作      者:
    于漪编著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批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年的教学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斜学,着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精心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思想素质、专业水平迅速提高。她的教育理忿、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晌,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蒲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1年因杰出校友荣获复旦大学校长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于漪教育视点丛书:滋润心灵的文化》告诉我们要学习、宣传于漪老师对教育改革的执著追求。于漪老师把教育事业当作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几十年来始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不懈探索、锐意创新、率先改革。于漪老师上过上千节公开课,但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三遍,也绝不重复。她的课每一堂都精彩,每一堂都能打动人心。于漪老师的成功奥秘,就在于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善于把知识传授和情操熏陶、智力开发融为一体;就在于永不自满、永不止步,不断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于漪老师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至今还在不辞辛劳地指导上海课程教材改革,为上海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以及语文学科和德育实训基地带教青年教师。上海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应该不辜负于漪老师和前辈教育家的期望,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著的事业追求,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学习先进经验,掌握先进理念,运用先进方法,追求教育卓越。
    学习、宣传于漪老师的事迹,重在深入,贵在行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开展学习宣传于漪老师的活动,与学习贯彻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每一位教师都要自觉认识“教师的责任大于天”,让于漪成为上海教师的共同标杆和共同形象,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和全社会的尊重。
展开
精彩书摘
    视点:教育的利益化使我们损失了什么
    教育个体从教育中获得谋生的本领,进而谋取丰富的物质利益或者博取功名,这本是人的基本权利,无可厚非。但人如果过分注重这种追求,就只能实现于漪老师所讲的“浅层次价值”。于漪老师清楚地指出了教育要追求“个性充分发展及高尚境界形成的深层次价值”。遗憾的是,教育的这种“浅层次价值”正凭借其“利益化”的“天然优势”,把教育的某些公益价值挤到了边缘。
    教育的利益化使我们损失了太多!
    受损最严重的是诚信。往高处说,诚信是人类一切组织形式的基础;往小处讲,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可是,只要教育的利益化大行其道,诚信必遭破坏。如,把考分和学生前途紧密相连,大型考试就不得不制定一条条禁令来限制考生作弊,诚信被置于何处?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有些教师会反复操练,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能给学生作出诚信的引导吗?学生如违反了校纪校规,家长有“能耐”的可大事化小,得到“灵活处理”,反之则“纪律严明”,不能“越雷池半步”。这种普遍的现象又将教育的诚信置于何处?将教育的公益价值置于何处?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特别注重一个“真”字,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是很看重这个“真”对个人和民族的重要价值的。学校教育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求真”教育,才可能收获“真人”。于漪老师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遭遇过“诚信”危机,被人质疑,甚至被诋毁,但于老师坚持做“真我”,始终如一。尤为可贵的是,对于当年诋毁过自己的人,于漪老师谈起时显得非常宽容。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化视野
语文:要看古今中外/黄荣华
语文:要辨真善美丑/陈赣
语文:要突破“术”的桎梏/黄荣华  王希明
语文:须立“现代文明人”/谭轶斌
拒绝重复自我/耿慧慧
语文教师要自觉地讲“中国话”/沈一敏
站在世界文化的天空下/李琳魏一营
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现代教师”/丁呜  陈红波
力求革故鼎新,保持文化思辨力/王林
剔除守旧封闭,增强文化内驱力/张贤臣
立足教育实践,更新文化认知力/樊阳
语文教学须着力于提高学生文化判断力/兰保民
语文本无适俗韵/金中
注重自我个性,反对教育的从众化/王晓燕
主张公益价值,反对教育的利益化/钱春
体现普世意识,建语文多维教学之体系/邹一斌
眼中有文章,胸中有丘壑/胡凌
在“入”与“出”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肖建民
语文:要谈理想信念/顾燕文
语文: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孙宗良
陶冶情操  提升境界/曹  刚
没有厚积,何来薄发/魏新磊
做守护母语的使者/陆宏亮
教师:需要仰望星空/任其斌

第二部分 课程意识
把“人”放在哪里?/黄荣华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耿慧慧
为母语教学点穴/谭轶斌
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哪里?/顾燕文
语文教材应发挥多重功能/陈  赣
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任其斌
让课堂成为生命激荡的现场/兰保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