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对话,学生共同担负起课堂进程的责任;他们可以施加影响;可以提出批评。以前占绝对地位的传统教育方式,一方是站在前台发指令操控一切的教师,一面是坐在台下听话的或难以驾驭的学生,这种教育方法越来越失去影响力了。
地图4左侧和右侧指明了清晰的历史演变。右侧的部分教学行为模式还很新,必须经过科技更新发展才有可能。而左边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形式(概念见第一册第三章第2.5节)在形式、对学生的意义和使用范围上不断发生改变:部分源自多媒体并受多媒体影响的新对话形式和讨论形式进入课堂:辩论,争辩型谈话,申辩发言,采访,正方一反方一对话;专题研讨。
符合年轻人自我表达和自我意识形成需求的教学行为模式在增加:早在十八世纪末,博爱主义者已经提到过;不过这些教学行为模式二十多年来才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确切地说,西德国复辟阶段结束后,大学生造反和教育改革中显示出很多传统的角色认识,相应的角色不确定性应运而生,于是课堂“角色扮演”的话题呼之欲出(比较舍勒1986a,第202页)。
大多数学生精心酝酿并在项目周中表现出的激情,可以归结为自我表达的欲望。
地图最左侧能更清楚地看到学校教学行为模式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依赖性: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民间组织的工作方式和生态和平运动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关系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坦诚。学生原则上参与课堂决定成为了可能;同以往相比,学生被越来越多地要求独立行动,也会因此得到比以往更高的评价。师生之间完全讲授型的教育已经消失。所以,课堂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变得更舒适或更简单!为了培养自我意识,在如今的学校里学生把教师作为“标杆”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成功经受住长达10到13年之久的、形式化的,甚至是默默无闻的成绩竞争,学生必须积极主动,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