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不一,其个体差异早在胎儿时期就已表露出来:有的安详文静,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淘气”调皮。这既和先天神经类型有关,也和怀孕时胎儿所处的内外环境有关。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就先天而言,与父母性格的遗传基因有关,同时也与出生前胎儿在子宫内所受的影响有关;后天因素则是在其出生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然而,胎儿在子宫内,即“人之初”的心理体验为日后的性格形成打下基础的事实,还没被人们广泛重视,妈妈的子宫是胎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妈妈怀孕期间处于和谐、温暖、慈爱的氛围中,那么胎儿幼小的心灵将受到同化,意识到等待自己的那个世界是美好的,进而可逐步形成热爱生活,果断自信、活泼外向等优良性格的基础。反之,倘若夫妻生活不和谐、不美满,经常吵架、打骂,甚至充满了敌意的怨恨,闹到要离婚的程度:或者妈妈不欢迎这个孩子,从心理上排斥、厌恶,那么胎儿就会痛苦地体验到周围这种冷漠、仇视的氛围,随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懦、内向等性格,显然,这对胎儿的未来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