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办案理念错误
有罪推定带来的恶果
疑罪从轻——错案的又一重原因
疑罪要敢于从无
错判还是错放
正确运用办案经验,防止冤假错案
必须重视无罪证据
司法人员不良心理对办案的影响
破案不可片面追求速度
证据审查判断错误
虚假的证人证言引发的错案
被害人临终陈述的证据能力
未成年人证言的认证
伪证造成的错案
对证据证明力的错误审查评断易导致错案
正确运用犯罪前科。避免制造冤假错案
有罪判决的证据采信标准
测谎结论的作用
构成证据链的要求
鉴定结论方面的错误
鉴定结论造假可能造成错案
盲目迷信DNA鉴定引发的错案
虚假精神病鉴定导致的错案
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权问题
DNA鉴定能够预防刑事错案
血型鉴定错误引发的错案
血型鉴定的证据效力
办案程序违法
刑事诉讼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侦查机关违法行为造成的错案
公、检、法联合办案容易造成错案
有效质证是防止错案的必经程序
庭审质证不能走过场
先定后审,危害无穷
调查取证不规范
增强物证意识,防止冤假错案
必须重视物证的收集和保管工作
侦查阶段必须全面收集现场痕迹物证
被害人指认错误造成的错案
证明的错误
有罪判决的证明对象
“证实”方法可能导致错案
法律事实≠客观事实
间接证据的证明机制
排除合理怀疑应该成为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诉讼双方的证明责任
口供导致的错误
虚假口供:刑事错案的元凶
同案犯罪嫌疑人口供可能造成错案
口供的审查认定
翻供时的口供认定问题
刑讯逼供的错误
刑讯逼供——刑事错案的“标签”
刑讯逼供的证明责任问题
外部干扰导致错案
司法与个案民意
其他
辩护在预防刑事错案中的作用
后记
内容摘要
《刑事错案评析》中汇集的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罪名的48个错案案例,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发生,且经过法院一审判决有罪后该有罪判决又被推翻的刑事案件。这48个错案的案情是复杂的、情景化的,反映的致错因素也是多样的,既可能是刑事诉讼主体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问题,甚至可能隐含着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但无论是导致刑事错案的主体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最终都要通过证据来影响案件的处理决定。因此,导致刑事错案的证据因素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这48个错案案例无一不蕴涵着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亟待改革或完善的诸多问题,有的反映了侦查人员在取证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的反映了诉讼双方在举证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的反映了诉讼双方在质证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的反映了审判人员在认证环节存在的问题,还有的体现了我国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