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自德教之名,由来久矣,盖历代史籍,彰明所考,因编者识浅,记叙未周……谨将潮汕及海外各地,宣扬德教概况,简录于后。近世德教会复兴,肇始于岭东潮阳县,和平区英西港乡。当己卯(一九三九)年间,该地善子杨瑞德,因鉴中日战乱,炮火弥漫全国,人民流离失所,为祈祷战争早息,地方安宁,虔设香案,祷告上苍,并以其家藏珍存之柳乩密祝祷请仙佛降乩训诲。焚香顶礼历月,诚以格天。蒙杨筠松师尊,柳春芳师尊,降笔谕示:末劫当头,生灵涂炭,惟有行善积德,方能度己度人,将勉诸子立下宏愿,创紫香阁于杨君家中,乩谕宣扬道德,醒化人心,并为邻近乡人赠药医疾,施赈恤难,以及一切救济事业。造福地方,善举日彰。所有示乩事迹,显赫昭著,极为邑人所歌颂。仅终年而名播邻县,奠定德教复兴之基础。此潮汕德教原始之第一阁也。从上引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德教会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孕育而成的,文中,一再地提到“德教复兴”。事实上,以“教外人士”的观点而言,那是德教的发轫。世界上每一个宗教之设立,必须有其崇拜的对象,其对象可以是自然界的某一物件,或是某一现象,也可以是人格化了的事物,也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奇角色。德教本是乡间的一种民间信仰,其所崇奉的对象大部分是传说中的人物。自从德教会演化成了今日的制度化了之后,才有了比较系统化了的神谱出现。正如《德教心典》(新马德教总会教印行)里所说的:德教除崇奉五教先圣外,并藉乩鸾以通神,举凡五教教主,普天神圣,俱能恭请前来降鸾,询问一切。不须有何等麻烦之礼节。仅须虔诵德典,但有吕祖与济佛负责前来批示。有疾病之事,则有华佗祖师与白云道长负责前来指示。有阴阳二宅风水之事,即有杨乩松祖师,何野云负责前来批示。有关超幽杖渡之事,则有观音大士、宋大峰祖师负责前来批示。别类分门,各所司如你心愿请求何位祖师降示外,均满足你之所求。其特别情况,实为各教所未有,而为古今以来,特开普渡之法门。由上面这段话里,可知德教会实在是一种综摄性的宗教;它是以原有的民间信仰为基础,而附加了各大宗教的教义并引入其教主,借以顺其大同之教义。为明了其所崇奉的神明的属性,将其主要的神明列举出来:一五教之教主:此地所谓之五大教主,是佛教之释迦,基督教之耶稣,回教之穆罕默德,道教之老子,及孔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