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通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55016
  • 作      者:
    史万兵编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通论》教材从九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与形态;第二章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教育者与学习者;第四章教育价值;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七章教育与社会;第八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九章国外的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教材的创新性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于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阐述,采取东西方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别加以阐述的方式;(2)关于教育者和学习者,在对教育者、学习者内涵加以重新界定基础上,从多视角阐?对教育者、学习者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论述了教育者与学习者科学互动的条件;(3)关于教育价值,在揭示教育价值基本概念、阐述教育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还对教育价值观点争鸣进行了梳理;  (4)关于教育目的,在介绍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基础上,着重阐述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5)教育与社会部分,主要论述了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与人口的相互关系;(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部分的创新也较为突出,在阐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前提下,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当代社会的运用;  (7)?于国外的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是本教材的一个亮点,分别论述了国外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先进经验、存在的不足及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通论》主要适用于教育学各专业以及公共管理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供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企事业单位的教育管理人员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在制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的经验,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L2’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中,形成了一定的劳动纪律和生活习惯,积累了社会生活的经验。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同时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嫩弱无知的初生婴儿要长成营谋社会生活的成员,即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也需要成年人的抚育与培养。这样,便产生了教育。所以,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由此看来,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就是促使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从没有良好品德到有良好品德,从身体软弱转化为身体强壮,以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观念变成行为、习惯。也就是说,教育要把人类已有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技术、理论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其他社会现象也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也能够锻炼人、影响人,或这样或那样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但一般来说不如教育的作用直接和显著。对此,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看法是接近一致的,譬如刘佛年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与形态
第一节  教育内涵/1
第二节  教育本质/4
第三节  教育形态/13
本章小结/20
关键术语/21
复习思考题/21

第二章  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2
第二节  东方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40
本章小结/55
关键术语/56
复习思考题/56

第三章  教育者与学习者
第一节  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内涵/57
第二节  对教育者及学习者的理解与认识/59
第三节  教育者与学习者科学互动的条件/77
本章小结/87
关键术语/87
复习思考题/87

第四章  教育价值
第一节  教育价值概述/88
第二节  教育价值理论/91
第三节  教育价值理论争鸣/99
本章小结/103
关键术语/103
复习思考题/104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105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112
第三节  个人全面发展理论/122
本章小结/136
关键术语/137
复习思考题/137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制度与教育制度/1 38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制度/146
本章小结/158
关键术语/158
复习思考题/158

第七章  教育与社会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159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167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176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183
本章小结/191
关键术语/191
复习思考题/191

第八章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与形成/192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当代社会的运用/203
本章小结/214
关键术语/214
复习思考题/214

第九章  国外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15
第二节  国外小学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19
第三节  国外中等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25
第四节  国外高等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30
第五节  国外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37
第六节  国外终身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247
本章小结/251
关键术语/251
复习思考题/251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