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其实很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62007
  • 作      者:
    刘可钦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最好的教育就是用50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最糟糕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育50个学生。《教育其实很美》是刘可钦校长的教育随笔集。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阐述了她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文化的系统思考。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其实很美》是刘可钦校长的教育随笔集。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阐述了她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文化的系统思考,集中于一点,那就是:教育是美的!
    发现并彰显教育之美,既是刘可钦校长的治校之道,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教育其实很美》可供中小学管理者参考,也可供一线教师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常常,我们会很羡慕条件好的学校。
    常常,我们也会憧憬,假如我们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工作的种种美好。
    好的学校,当然很好,可是,这些“好学校”除了物质条件之外,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共同元素?
    在一个局长和校长的论坛上,有位局长向我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来到这样的一所村小,老师的月工资只有300元,办学条件很差,几乎没有其他经费,粉笔也是定量发放。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怎样培养教师的幸福感呢?”这很像一个遴选校长的面试题目。这位局长再三强调,他说的这样的学校很有代表性。
    说实在话,这样的学校对我来说很陌生,甚至其艰苦程度我都无法想象,因为我很少有机会到这样的学校去走一走。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可面对这样的拷问,我本能地尝试着作了一些回答。
    我说,首先,我会看看老师和学生,问问他们还有没有要离开的,愿意走的和能走的,我会支持他们离开。凡是走不了的,咱们就说走不了的事,我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现状。我会开诚布公地跟老师们谈,就这样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把这个天地改变,让我们的工作环境能够改善。我想老师们会给我一些方法和智慧的。
    接着,我会请来家长,向他们说明学校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我想,家长们也会有一些好主意的,因为他们同样是这里的主人,他们对这里充满感情,这是最宝贵的资源。
    粉笔紧张,我们可以把课堂移到广阔的土地上,移到树荫下,我们可以用小石头、小树枝进行教学。我们学不来城市孩子们的教材,我们可以编自己乡村的教材。比如,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村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土地适合栽种什么样的植物,我们还可以聘请老农来讲解农作物的生长。
    我的回答,得到了局长和校长们的认同,主持人给了一个通俗的评价:思路决定出路。
    事后想想,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只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新天地。也许,教室依然破旧,但是课堂上却充满了思考与笑声;也许,学校还是那么狭小,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习的资源和可创造的空间;也许,学校还是那么贫困,但每位老师都用自己的精神激励着学生每一天的学习。
    曾经看过詹文龄校长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室里开满鲜花”。说的是她参加的德育示范学校验收组去一所贫困山区小学评估检查。大家在去学校的路上,就听见那个校长说自己的学校多么多么好,因此,验收组成员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学校。
    可一进校门,却发现这个学校里仅有两棵不大的树,没有一朵鲜花。专家们就开始疑惑了。进教室听课时,突然,有个学生的手碰到座位碰疼了。按说,这么重要的课堂,老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上课上,应该看不到这样的意外;按说,即使有学生报告了,教师也可以暂时不处理,或让他出去自己处理。
    但是,这个老师很自然地停下正在讲的课,走到学生身边帮着整了整座位又吹了吹孩子的手说:“没事了。”之后老师又接着讲课,一切都那么自然。在教室里,专家们还看到,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根本不是“小手背背坐”那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所有的专家都释然了。
    那些专家们对上课的老师说,他们看到了老师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答问、学习的状态。做这样的老师的学生很幸福。
    所以,不是条件决定一切,而是心态决定一切,思路决定一切。要在既有的条件下,在现实的可能中,与老师们共同创造一个开满希望之花的学校,身为校长,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作为校长,这样的心态是最要紧的。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营造共同成长的氛围,彰显学校文化场域之美
1心态可以决定什么?
2好教师也可以这样成长
3团队成长离不开合作
4把注意力引向发展
5让老师们感到安全
6一枝独秀还是百花争艳?
7尊重教师的专业主张
8“为什么不投我的票?”
9不听推门课,倡导邀请课
10激励比考核更重要
11校长的身影在哪里?
12集体的力量不等同于团队的力量
13新老师如何尽快融入团队?
14制度的变与不变
15“尼龙扣”防“断层”
16校长从中心淡出后的学校运转
17别开生面的总结会
18“开口就是贡献”
19我的学校我的事
20小事情成就大团队
21把校门打开
22“动车组”的力量
23“三好生”评选风波
24被推选参赛的欢欢
25好心还要办好事
26当家长“被自愿”时
27我能为学校干点什么?
28关键词背后的文化密码

第二章 从一般走向优秀,彰显教师职业之美
1读书的成本与收益
2读书是不需要理由的
3读书的收获
4你对学生说话的声音有多高?
5总结身边的经验
6教育不是单行线
7学生眼里的好老师
810年可以写多少案例?
9享受当教师的幸福
10至少不能让他变得更糟
11别上专家的“当”
12修复语言的漏洞
13做个不啰唆的老师
14每个教师都是一粒种子

第三章 让学生站在正中央,彰显学生成长之美
1空间有多大,孩子的发展就有多大
2“大笨蛋们好!”
3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老师的爱
4老师不能丢掉的教育信念
5静静地等待花开
6不可逾越的成长阶段
7“我有喜欢的人了”
8是好奇还是捣乱?
9带孩子走过那道坎
10听听孩子们的建议
11走出非此即彼的误区
12“老师,你这样做不对!”
13规则不是惩罚
14不忍拆除的“景点”
15还给学生当下的幸福

第四章 寻找课堂的精彩,彰显课堂教学生命之美
1校长听课听什么?
2提倡团队教学
3要尊重学生的理解方式
4要的就是因势利导
5简单的错,不简单的处理
6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
7“跑得快”还是“走得远”
8寻找我们的职业语言
9用大问题主导课堂
10在细节处做文章
11掌控课堂需要技巧
12探索常态课中的殷实
13改造常态的教研方式
14一节拓展了四年的英语课
15起伏的研究过程

第五章 打开另一扇窗,彰显教育博大之美
1没有围墙的研修学校
2创造思想盛宴
3我们一起做研究
4明白该做什么
5灵感启发器
6独特的教室文化
7“作决定”的柱子
8为了学会作决定
9你可以决定
10作决定就是要负责任
11相同中的不同
12分水平的小组学习
13潜移默化的价值渗透
14反思圈:尊重与引导
15如何修复与同伴的关系?
16生活中的数学
17大主题的探究活动
18团队反思
19研究聚焦在学生的行为上
20国际课堂研究中心
附录 教育原本就是这样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