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图的定义及历史的形成
从定义或概念上讲,地图一般是指通过数字、文字、线条、符号、颜色,按照一定的法则,在附着物上表现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这一定义是通过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不断进步而逐步形成的。
在史前时代,古人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只是出于一种生活需要的记忆而已。
战国和秦汉以后的很长的古代历史,表现更为突出的是“地图就是疆域的缩写,皇权的象征”。
从汉代开始,地图也叫“舆地图”,即天为盖,地为舆,“舆,,为尽载行事之意。《舆地图》上详尽载有当时的田赋、户口、行政、乘车等内容,是汉代管理行政、稽查田赋、统计户籍的一种主要地图。
近代以来,随着人文、地理、测绘、印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地图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地图的认识也不断地完善和升华。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再版的《地图学及地图绘制法》一书中,第一篇的第一章第一节开始时就讲到在平面画上以图或描出地球表面之全部或一部分,是谓地图。
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缩编本第518页中则表述为“按一定法则显示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为地图”。
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测绘辞典》在204页中又将地图的定义进一步解释为“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现地球(或其他星球)上若干现象的图。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采用制图综合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观象的分布特征及相关联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