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籍整理的一些问题
一 什么是古籍
谈到古籍整理,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古籍?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要把它讲清楚却不十分容易。不错,古籍,简言之,就是古代的典籍。但这个“古代”包括的时限如何?它的上限起于何时?它的下限如何确定?这些都颇值得研究。即以古籍的时间下限而论,目前至少有三说:一是一八四0年说,二是一九一一年说,三是一九一九年说。持第一说的同志认为,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近代史的篇章,故鸦片战争以前的典籍应称作古籍,鸦片战争以后的书就不应称作古籍了。持第二说的同志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故辛亥革命前的书可称作古籍,辛亥革命以后的书便不应称作古籍了。持第三说的同志认为,“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旧文化的分水岭,故“五四运动”以前的典籍应称古籍,“五四运动”以后的典籍便不应称作古籍了。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更可取呢?笔者认为,古今典籍的分界,既和历史的分期有联系,又和历史的分期有区别。说它有联系,是因为,一定的文化,毕竟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反映;说它有区别,是因为,一方面,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以及反映这一新社会制度的新文化,必然要孕育于旧的胚胎之中,另一方面,旧的文化,亦不能随着旧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消失而立即消失。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以为,我国古今典籍的分界,应该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整个的历史时期。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随着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和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古今文化便渐渐有了明显的区别,大体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文化便占了主导地位。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够说“五四运动”以前的典籍都是古籍,因为这显然忽略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思想方面所起的新的变化;然而,我们也不能仅仅认为鸦片战争就是古今典籍的分界线,因为这同样忽略了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新旧文化长期并存的事实。勿庸讳言,在鸦片战争之后,大量的典籍,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属古籍的范畴。因此,要认真找出我国古今典籍的分界来,重复地说,这个分界只能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整个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相当一部分典籍似属古籍,也有相当数量的典籍可并入“今籍”,这需要从内容到形式作具体的分析才能确定。笔者以为,这种新旧交错的现象,是符合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