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5055
  • 作      者:
    李凤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传统的教唆犯观认为,在教唆犯的场合,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构成共犯关系,处罚教唆犯的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教唆者制造了被教唆者的犯罪决意并使得所教唆犯罪得以实施。对教唆犯的这种共犯性定位,似乎约定俗成,很少有人提出质疑。《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李凤梅)认为,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是否构成共犯关系,必须以其是否满足了共同犯罪的规格为要件。这一本源性的问题事关教唆犯在犯罪论中的定位、教唆犯的概念界定、处罚根据、教唆犯罪构成要件的设定以及教唆犯罪形态的建构等整个教唆犯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也正是基于此,本书通过对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共犯性的教唆犯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应当坚持教唆犯独立构成说,将教唆犯认定为具有单独构成要件的独立犯罪。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的教唆犯观认为,在教唆犯的场合,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构成共犯关系,处罚教唆犯的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教唆者制造了被教唆者的犯罪决意并使得所教唆犯罪得以实施。对教唆犯的这种共犯性定位,似乎约定俗成,很少有人提出质疑。《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认为,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是否构成共犯关系,必须以其是否满足了共同犯罪的规格为要件。这一本源性的问题事关教唆犯在犯罪论中的定位、教唆犯的概念界定、处罚根据、教唆犯罪构成要件的设定以及教唆犯罪形态的建构等整个教唆犯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也正是基于此,《沈阳师范大学法学学术文库·教唆犯论: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通过对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共犯性的教唆犯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应当坚持教唆犯独立构成说,将教唆犯认定为具有单独构成要件的独立犯罪。
展开
精彩书摘
    其一,法律的规定性。对教唆犯概念的立法考查表明,在教唆犯的概念界定方面,有些国家采取了在立法条文中直接予以规定的方式,并由此有效划定了教唆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教唆犯具有了立法概念这一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形式;有些国家以提示性手法,间接地在立法条文中规定了教唆犯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司法中的有据可循并为学理探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平台;有些国家以部分规定的方式,对立法者所关注的要素内容在立法条文中予以直接规定,而对概念圈内的其他要素,则出于或此或彼的理由而置之淡然;有些国家对教唆犯这一现象的存在,则采取了直接规定罚则的立法模式,至于教唆犯的存在样态、要素界定以及教唆犯外延扩展的临界等,则未予任何评介。
    虽然自明代以来,我国在刑法总则中都存在关于教唆犯的直接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唆犯概念,因而可以说,我国刑法事实上并未就教唆犯概念作出过规定,关于教唆犯概念的界定,是理论界在立法基础上所作的归纳与总结,是对立法原意的进一步解释与拓展。结合教唆犯独立性说的立场得出的结论是,作为独立犯而存在的教唆犯只能存在于分则的相关条文中,而对于内涵丰富的教唆犯而言,分则条文所具有的简明性是不可能对其予以直接规定的。因而,我国关于教唆犯概念的认定,不可能采取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而只能存在于学理研究中。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目的

第一章 教唆犯的刑法学地位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一 刑事古典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
二 近代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
第二节 英美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一 英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二 美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一 台湾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二 香港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三 澳门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四 大陆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结论:教唆犯独立构成性地位的确立是科学建构
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的妥当选择

第二章 教唆犯概念的考查、建构及归类问题研究
第一节 教唆犯概念的历史考查
第二节 教唆犯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 大陆法系国家中的教唆犯概念考查
二 英美法系国家中的教唆犯概念考查
第三节 教唆犯概念的应有之义
第四节 相关归类问题的研究
一 概然性教唆问题研究
二 诱惑侦查问题研究
三 陷害教唆问题研究
四 网络教唆问题研究
结论:一定研究范式下的教唆犯概念的界定及归类问题论略

第三章 教唆犯构成论
第一节 教唆犯罪主体方面的认定
一 特定场合下教唆犯主体资格的界定
二 教唆犯主体资格的扩张
第二节 教唆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一 故意教唆的辨析
二 过失教唆的证存
三 认识错误的重构
第三节 教唆犯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一 多视角的行为界定
二 行为犯中的“行为”及其表现方式
三 行为犯语境下的教唆行为
第四节 教唆犯罪客体方面的认定
结论:以传统构成要件为框架的独立构成说
语境下的教唆犯罪的构成

第四章 教唆犯处罚根据论
第一节 共犯论语境下教唆犯的处罚根据
一 观点概介
二 评价及借鉴
第二节 教唆犯独立构成说语境下的教唆犯处罚根据
一 教唆者所具有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是对教唆犯予以刑罚处罚的主观根据
二 教唆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严重的法益侵害性是
对教唆犯予以刑罚处罚的客观根据
结论:缘于主客观方面的处罚根据的探寻

第五章 教唆犯犯罪形态论
第一节 教唆犯停止形态研究
一 既遂形态
二 预备形态
三 未遂形态
四 中止形态
第二节 教唆犯共同犯罪形态研究
一 主体方面
二 主观方面
三 客观方面
第三节 教唆犯罪数形态研究
一 教唆犯的想象竞合犯
二 教唆犯的连续犯
三 教唆犯的牵连犯
四 教唆犯的结果加重犯
五 教唆犯的吸收犯
结论:犯罪形态的整体建构
结语:远非结束的结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