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事主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4089
  • 作      者:
    王春梅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春梅,女,1971年生,黑龙江省克山县人。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7年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商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黑龙江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法学会保险法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在《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私法制度中,民事主体在展现人在私法中地位的同时,也表达着人对私法的核心价值——自由与平等——的诉求。从民事主体历时演进上看,古代民事主体在形式上总体说来处于不自由、不平等状态,但仍然蕴含着潜在的自由、平等观念;近代民事主体摆脱了种种附加,在形式上实现了人格自由与观念平等,但却在演化中偏离了其核心价值取向;现代民事主体则在人们寻求实质正义的现代化变革中实现了观念革新,即从过度化的形式自由与平等走向了实质与形式的动态平衡。因此,在民事主体制度的历史演进中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着一条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的价值主线,它导引着民事主体的历史变革与当代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三、人性多元对“理性人”的消解
    理性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就内涵而言,“理性从一开始就有两层含义:理性首先是一种使世界和人的存在成为可能的超越理智和客观性‘规则’,即宇宙理性;其次才是人的理性,即人所具有的认识和遵守规则的精神能力。”①因此,从本源上看,理性“并不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最初的最重要的属性,而是存在本身的属性。存在本身以这种方式而成为全体,表现为全体,即人类理性被极其适当地设想为这种存在的合理性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设想为同客观的全体相对应而认识自己的自我意识。”②而只有到了笛卡尔时期,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主观认识能力,并使认识论的人的理性成为理性的全部。认识论理性将理性建立在人自身及其意识之上,使人摆脱了与神分享理性的局面,即实现了理性祛魅而归于人,由此使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
    哲学的理性主义渗透到私法领域,于是从近代开始,大陆法系私法上人的典型形象被描述为“理性人”。“理性人”的主体形象意味着“每一个寻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均为自身价值或利益的最佳判断者。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应该凭藉自身的判断对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事实或行为加以抉择,而不应该受他人意志之约束”。③因此,“理性人”主体使人获得了私法上的独立人格与意志自由,并为人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提供了现实可能。
    人具有理性能力,这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人的理性能力使人有可能获得并形成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某些正确认识,从而使人获得自主性和能动性。因而,理性就成为认识论视域下的人性认识。“理性人”的私法主体形象正是建基于认识论基础之上的。这样,“理性人”的私法主体形象就预设了每个民事主体具有相同而统一的人性--理性,即每一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同样完满的理性能力,每一个民事主体都能够通过自主选择和判断而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上篇 历史篇
第一章 古代民事主体
第一节 罗马法中的民事主体
一、罗马市民法的产生及其成文化
二、早期罗马法中的家庭主体
三、家父权退却中的个人主体性凸显
第二节 中世纪教会法和世俗法中的民事主体
一、中世纪教会法中的民事主体
二、中世纪世俗法中的民事主体
第三节 古代民事主体自由、平等的境遇
一、古代民事主体的自由思想与诉求
二、古代民事主体平等与不平等的潜在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民族国家中的理性民事主体
第一节 《法国民法典》中的民事主体
一、自然法理性光辉照耀的民事主体
二、个人主义的民事主体
三、自由、平等的民事主体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中的民事主体
一、德国民法中民事主体素描
二、德国民法中民事主体的精神根源
三、《德国民法典》中民事主体的实证形象
四、德国民法中民事主体的伦理性证立
五、德国民法中民事主体社会面向的忽视
第三节 近代民事主体观念自由、平等的塑造
一、近代民事主体最大限度自由的展现
二、近代民事主体形式平等观念之造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民事主体的观念变革与制度显现
第一节 现代化:民事主体变革的时代动力
一、现代化与法制现代化的一般解说
二、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事主体的演进与发展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民事主体观念现代化的动因
第二节 现代民事主体的观念变革
一、民事主体个体自由的价值注入
二、民事主体平等观念的实质性转向
三、人性多元对“理性人”的消解
第三节 契约工具的异化与现代民事主体的观念变革
一、契约的精神内涵——自由、平等
二、契约工具的异化
三、契约正义:契约异化的矫正与契约的精神回归
第四节 现代民事主体观念变革的制度显现
一、现代民事主体观念变革在私法原则中的外显
二、现代民事主体观念变革在私法制度中的外显
本章小结

中篇 基础与价值篇
下篇 现实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