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
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一一这就是结论。”
中国人中最早真正向俄国人求助的,是孙中山。由于高唱“以俄为师”,孙中山改造了国民党,并且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军队,把它的国民革命从南到北推进到了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省份。蒋介石继承下来的国民党虽然最终与苏联分道扬镳,但是,国民党曾经依赖于苏联的帮助,并且受到过俄式革命的激进影响,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坚定地在中国推行俄国经验和俄国逻辑的革命党。在莫斯科直接指挥下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中共从最初的几十人,一車发展到数万人。苏联的种种帮助是它得以在旧中国极端复杂和危险的境况下生存发展的要作之一。
无论国共,它们在和苏联的关系上都历经曲折。但也正是这重重曲折,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的历史,并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味和思索的故事。
第一章 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日益严重地掐于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由于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捏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一一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