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辟谣:棘手的学问谣言一旦形成,要进行辟谣,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辟谣和谣言传播的逻辑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科学的安排和精密的策划,辟谣工作往往会重新传播了谣言,反而扩大了谣言的影响范围。
那么,应该如何辟谣呢?从传播规律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用具有公信力的信源。权威的信源会增加信息的说服力。“相信什么”在某种程度取决于“谁来说”。非典期间,吴仪副总理临危受命,主持抗击非典的工作。吴仪副总理以实干、亲民、坦诚的形象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消除了非典前期因为信息控制给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重视大众媒介渠道,多种传播手段并举。1978年秋天,整个美国传播开一个谣言:麦当劳公司的汉堡包之所以美味,是因为肉馅为蚯蚓肉制作的。这个谣言导致麦当劳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麦当劳采取了以下的手段进行辟谣:亚特兰大市举行记者招待会,特别强调麦当劳公司售出的汉堡是百分之百的纯牛肉馅,随后在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刊登辟谣广告,并邀请NBC电视网的前播音员弗兰克·布莱尔作主持人,赞扬汉堡质量。同时,美国东南地区的几乎全部新闻媒介都刊播了麦当劳公司的新闻公关稿,以及农业部长鲍勃·博兰德为公司食品质量所作的担保。麦当劳的辟谣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
展开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共外交人人有责,除厂政府和官员应当承担公共外交的责任之外,凡有机会、有能力的民间人士都应当有参与公共外交的自觉性。媒体是传播公共外交的载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
——赵启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官媒是两种工作体系,两种运转方式,两种语言形态,两种人生境界。理解对方,首先应从理解对方的独有特征开始。作为官方,要全方位、换角度、多形式地理解媒体的工作特征,应尽力全面及时有效地提供充足的信息源;作为媒体,同样要学习、理解、掌握政府工作方式、思维习惯与语言风格。善于与官员打交道是一名好记者的标志之一,同样,善于与记者打交道也应是一名好官员的标志之一。”
——王旭明(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