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底层生涯,早已让杨武明白哪些人最好别反抗,当被欺辱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生存哲学后,被联防队员杨喜利长期欺压,又隔墙奸辱,并不奇怪。
从业数年,我见过无数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得出一个结论:底层的愚昧软弱,都源自权利的匮乏。当一个人的尊严与生存相矛盾时,尊严往往成为牺牲品。
对杨武案,我也作如是观。在新浪微博上,我评论此事的一篇长微博,在2天之内被转发1.2万多次,评论4000多次。大多数跟贴者都表示对此说有切肤之痛,认为应该被批判的,并非杨武。一个社会,如果让一个丈夫不敢去挽救几米外被强奸的妻子,丈夫本身固然不称职,这个社会及其看客,是否就有权从道德上贬斥这个丈夫呢?
如果说强奸非比寻常,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我们的价值参照是什么7将女人贞操在风俗中的敏感和珍贵,推导为现实反抗的必要性,这样的逻辑,既脆弱又可疑,甚至还带着几分危险。
前同事、女权主义者李思磐还从其专业角度,给了我启发。李思磐发现,不少人在指责杨武懦弱时,已预设了一个“男人必须比女人强,必须保护女人”的前提。这种对性别角色及分工的刻板定位,也导致评论者陷入思维误区。很简单的一个反例,如果妻子是空手道高手,丈夫手无缚鸡之力,那一朝遇险,究竟是丈夫更应该保护妻子,还是妻子更应该保护丈夫呢?
李在怀孕前曾与丈夫逛街,因纠纷,遭店主喊人群殴,丈夫大喊“我老婆怀孕了”,想把拳脚吸引到自己身上,结果马上就有拳脚冲着他妻子的肚子而去。
“听了我的这个故事,你们还会骂杨武吗?”李思磐在网贴中质问道。杨武案中,也是王娟多次保护杨武不受杨喜利的拳脚。甚至在案发被强奸前,她还只身与施暴者周旋。肢体反抗能力不仅仅取决于性别和体格以及格斗能力,其实更是体力和反抗意志的总和。指责杨武者更多是源自代入造成的愤慨,更多是个人价值观的借机表达。正如我在长微博中所问,现实中不公太多,甚于强奸者也比比皆是,如果你觉得反抗强奸必须以命相搏,那么请给出在其他反抗中你没有以命相搏的理由。
我并不是在为杨武辩护。我只是想说,他即使是个懦夫,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底层懦夫,他的懦弱,与其说是无知,不如说是无力。“让无力者有力”,不正是公众媒体应该做的吗?古语道,“若得其情,哀矜莫喜”,我们不是杨武,没有亲历他的苦难和屈辱,之前也没有帮助过他对抗苦难和屈辱,显然,也无权要求他超越自身经历,逞其一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