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论<br> 三 报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br> 近年来,“竞争力”的概念被引入报业研究之中。那么,什么是“报业竞争力”呢?基于前面对竞争力理论的认识,笔者认为,报业竞争力是指某报业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报业以其主体业务(如报纸的采、写、编、评等)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竞争优势,是报业自身具有的独特的、稀缺的、可延展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但是,我们很难准确地界定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准确地说明一份什么样的报纸才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报纸,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很难把它具体化。另一方面,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是一种比较优势,没有通用的标准和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很难把它固定化。<br> 总之,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报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那些报业自身具有的独特的、稀缺的、可延展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因此,报业竞争力具有以下基本特征。<br> 1.优越性<br> 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媒体对传媒的受众有更多的、更优越的满足,受众能从该媒体获得比其他媒体更多的实惠(“消费者剩余”)。优越性并不仅仅限于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信息本身,一些外在形式及附载的东西也可能受到受众的青睐而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例如,《精品购物指南》会因为其头版总是采用印刷精美的明星图片而比内容差不多的其他生活消费类报刊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为一些年轻读者喜欢收藏这些明星图片。同样也不难理解,当售价均为0.5元但内容上相差不大时,读者会更乐意选购版数多的“厚报”。<br> 2.独特性<br>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拥有媒体独一无二的资源或能力,是“人无我有”,而不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总是报道独家新闻的传媒便具有核心竞争力,如先后推出“基金黑幕”、“银广事件”等重头独家报道的《财经》杂志;又如,《实话实说》当时能在全国100多个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保持领先,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它的主持人崔永元具有独特个性、素养和才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