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媒新视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4513
  • 作      者:
    喻国明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传媒业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未来走势<br>    中国传媒业的基本发展逻辑面临转型;传媒发展:要从追求市场占有率到追求个人占有率;传媒竞争:要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从“巨内容”到“微内容”:要知道如何从传播“碎片化”的现实中重新构建传播的力量。<br>    严峻的经济形势与中国传媒的“突围”之道<br>    ——兼论传媒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br>    中国传媒未来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深化传媒之于社会生活的嵌入度:传媒影响力在社会关系维度上的拓展。<br>    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br>    信息的即时性;信息的共享性;动态信息传播网络。<br>    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是使用脑部活动成像技术或其他手段来推测判断人脑工作状况的细节的学科,本项研究所进行的ERP(英文全称event-relatedpotentials,中文名称为“事件相关电位”。<br>    关于恐惧诉求的传播效果的ERP测定的分析报告。通过ERP实验我们确定和描述了恐怖启动信息与主信息的关系、被试的幸福感差异与恐怖启动信息加工的关系、三类恐怖启动信息的加工差异以及对于目标信息的加工特点进行了测定。
展开
作者简介
    喻国明,1957年9月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19部,另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
展开
内容介绍
    《传媒新视界: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共五章包括了第一章 中国传媒大势与竞争方略、第二章 关于媒体创新、第三章 新型传播形态:微博、第四章 网络舆情:民意表达的渠道构建、第五章 关于神经传播学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2.暴力与性等特定传播内容的影响<br>    暴力与性始终是媒介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引发了心理学、社会学者的高度兴趣,而互联网等新传播工具的发展又为暴力与性的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制造了更丰富的空间,媒介暴力与性方面的内容与公众普遍认知之间的关联究竟是怎样的?哪种媒介使用和参与形式更可能引发暴力与性内容和公众行为举动之问的因果关系?经验式的观察和被试自我报告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二者的关系,但终究带有隔靴搔痒之感。<br>    神经科学研究则为暴力与性内容和公众认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例如,有研究者研究发现,当个体观看暴力场景时,将激发与观看普通场景不同区域的脑活动,证明了观看媒介的暴力内容能够引起已经存在的暴力相关记忆和感受,潜在地,也有可能引发暴力行为。<br>    同样,研究者对于网络成瘾等类似问题的研究,也可借助神经科学的手段展开,媒介如何“培养”了受众,受众又如何选择和依赖上特定的媒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可能从神经科学研究中寻求到更有力的证明。<br>    3.媒介体验中的情感<br>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它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内部或外在的刺激引起的,在传播学研究中,情绪比一般的认知活动更为复杂,神经科学手段则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情绪活动在脑内的活动过程。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中国传媒大势与竞争方略<br>第一节 中国传媒发展的现状与特点<br>第二节 传媒业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未来走势<br>第三节 严峻的经济形势与中国传媒的“突围”之道<br>——兼论传媒业发展的关键词<br>第四节 整合力:未来传媒发展的核心竞争力<br><br>第二章 关于媒体创新<br>第一节 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br>第二节 新媒体在严峻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机遇<br>第三节 新的传媒介质和传播方式究竟在改变着什么?<br>第四节 中外数字媒体的内容监管体系的效果评估研究<br><br>第三章 新型传播形态:微博<br>第一节 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br>第二节 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br>第三节 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br>——一种基于用户培育的差异化竞争<br>第四节 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br><br>第四章 网络舆情:民意表达的渠道构建<br>第一节 网络:已经成为活色生香的民意表达的主渠道<br>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因、缘由和解决之道<br>第三节 近期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br>第四节 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研究<br>——以央视新台址大火为例<br>第五节 网络热点议题的生成分析与对策研究<br>——以“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为例<br><br>第五章 关于神经传播学研究<br>第一节 基于神经科学的传播学研究<br>——工具、路径与研究框架<br>第二节 读者阅读中文版面的视觉轨迹及其规律<br>——一项基于眼动仪的实验研究<br>第三节 恐怖诉求:传播效果的ERP实验研究<br>一种基于神经科学的传播学研究<br>第四节 意识阈限下信息刺激的传播效果研究<br>——基于ERP的实验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