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正审判权视阈下的传媒介人监督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0080
  • 作      者:
    庹继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庹继光(笔名马知远),四川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聘为科研教授,2010年评为教授),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后。2004年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方向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6月出站,成为四川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7年9月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6月出站。2009年9月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先后出版专著《中国当代传播理论体系分析》《法律传播导论》《奥林匹克传播论》《转型期中国西部报业发展研究》《法治视野下的司法传媒和谐论》等,在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及其他期刊等发表论文逾10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正审判权视阈下的传媒介入监督研究》对公正审判权问题提出适当保留;同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使公正审判权中未被提出保留的内容在我国得到落实。
展开
精彩书摘
    曾任我国最高法院院长的肖扬也说过:在我国,“司法机关和新闻媒体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两支重要的生力军,是构筑法律信仰,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两个关系密切的重要力量”。
    单纯从理论的维度,很容易厘清公正审判与新闻自由的边界,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力,确保公民的公正审判权得以实现,达到维护社会正义的目标,而大众传媒则通过报道诉讼活动、传递各种审判信息,帮助公民了解司法活动,感受司法公正的存在。但是,如此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一方面,公民的公正审判权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随意拒绝律师介入、限制律师权利、司法腐败、裁判不公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公正审判”较大程度上体现为国家专门机关的职权行为,甚至沦为国家专门机关对公民个人的恩赐②。另一方面,传媒也不甘于仅仅充当传声筒的角色:“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如果说法律通过司法判决的官方报告传致法律家,那么可以说法律传致民众则是通过报刊传媒的过滤,尽管报刊传媒往往带有党派偏见,而且还常常采取夸张、扭曲和充满政治色彩的方式。”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公正审判权的实现与传媒介人
第一节 公正审判权的基本理念及意义
第二节 公正审判权在中外法律中的体现
第三节 外部监督与公正审判权的实现
第四节 公民监督司法需要传媒介入

第二章 传媒介入的法理与法规分析
第一节 传媒介入的权利属性分析
第二节 西方各国传媒监督司法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我国传媒介入的法律缺失与实践偏差

第三章 国内传媒介入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传媒介入的共性:影响权力主体
第二节 主流媒体的介入:慎重
第三节 市场化媒体的介入:及时表态
第四节 网络媒体的介入:民众自由发言
第五节 传媒介入报道中的媒体联动

第四章 传媒介入与审判独立的定位与调整
第一节 传媒与司法保障公正审判权的职责划分
第二节 传媒介入的前提与方向
第三节 传媒介入的正面影响:促成纠错
第四节 “媒体审判”:舆论监督权利的蜕变
第五节 “媒介失语”:传媒介入职责的懈怠

第五章 传媒介入进程中的权利冲突及协调
第一节 传媒介入中权利位阶判断的必要性
第二节 传媒介入与诉讼当事人人格权的冲突
第三节 传媒介入与诉讼参与人公正审判权的矛盾

第六章 司法规制传媒介入的合理边界分析
第一节 规制传媒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司法规制传媒介入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各国司法规制传媒介入报道的主要举措
第四节 中美的实践比较及意义分析

第七章 对策:司法与传媒如何协同
第一节 协同的前提--充分尊重对方权限
第二节 协同的实现--监督与规制的到位
第三节 当前的举措--相对合理的权利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