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融合之境:口语传播修辞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17310
  • 作      者:
    张国光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国光,男,1979年出生,湖南沅江人。多年从事播音工作,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毕业,同年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主专业任教。己有多篇论文发表。
展开
内容介绍
  “求通”,是人的本能,也是历史的使命。人要生存,必然要“求诵”,历史要前进,也必然要“求通”。发展是硬道理,“求通”也就是硬道理。不通何以发展?发展就是要拓展,要开辟,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倘若不“求通”,“人猿相揖别”都做不到,哪有今天辉煌伟大的人类文明的构建?哪有人类的进化之途?进化之途就是“求通”之途。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求通”智慧和勇气的民族,“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都是对民族“求通”精神的描述和诠释。“求通”,更是传播的神圣使命,一切传媒都应为人类信息的沟通而存活,传播学即是“求通”的学问。
展开
精彩书摘
  其次,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从这里,求真的问题就走向了求善。“善”是人们对一个对象是否合乎自己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符合的就是善,不符合的就是某种程度的恶。当然,从个人认定的善到群体认定的善,善的含义和标准是在不断发展的,有时对于自己来说是善的东西却是别人眼里的恶,善恶的区分、价值的平衡于是成为群体生活的必需,于是道德出现了,善的真正含义变成了要符合更多数人的利益。“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由于认识到以合作和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重大价值”①。可以想见,恰恰是因为人与人是独立的,在利益问题上是存在对立的,所以人类才面临利益的平衡,才不得不考虑在个别人的需要和更多数人的需要出现矛盾的时候如何来弥合鸿沟。语言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关系的过程中,语言的追求就不得不指向“善”,善即意味着人的对立在认同更多人的利益这一点上得到了消除。
  最后,当人和世界的对立以及人和他人的对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人获得了食物、安全、舒适,并且还得以在群体中安身立命、实现价值,这时,人的需要就指向更高级的精神层面了。在所有求真和求善的活动中,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工具理性。也就是说,他是出于外界的种种压力而不得不如此,他是以自己为手段去争取外在于自己的某种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内心的一些需要被暂时搁置了起来,并没有天然地得到满足。所以在真和善得以实现的同时,又产生了人与自身的对立。这一对立其实来源于人的理性和感性的对立。理性表征着人与世界的关系,感性表征着人与内心的关系。在求真求善的活动中,人的感性不得不服从于理性,从而人与世界的对立的消除以及人和他人的对立的消除首先都是理性层面的对立的消除(人和世界也有感性方面的对立,比如人与环境和谐与否的问题),感性层面的对立在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仍然存在。此外,人作为一个感性的主体,本身也存在着感性需要的自我实现问题。感性需要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序列,最底层是人的生物感性。如同自然界的动物,人有食色之性、口腹之欲,这些需要也是一种对立,对立的消除则会带来生理的快感。但人的这些基本欲求又不完全是动物式的,更不可能只停留在生理的层面上。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人在改造自然,也就是让“外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也在让自身的“内在自然人化”(李泽厚,1989)。所谓内在自然,也就是从动物那里延续来的生物感性。但在人类漫长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这种动物式的感性被不断人化、不断社会化了,从而人的食色之性早已不同于动物,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已经远远不同于动物的情绪,它已经日益摆脱低级欲望那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性和功利性,变成一种自由的非功利性的高级情感。人类的生理性的感性需要终于发展演变成了一种美感的需要,人的动物心理也终于发展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心理本体,这一心理本体被融入了无比丰富的历史的文化的内涵,这也就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新感性”(李泽厚,1989)。然而这种新感性和人的其他感性欲求一样,同样是一种有待满足的需要。既如此,人的高级感性就同样面临与世界的对立、与他人的对立和与自身的理性的对立,这对立的存在便是一种高级感性的渴求状态,而这一对立的消解就是人类社会的美和美感的出现。因此,美和美感也就成了人在掌握自然、学会与他人的分工合作之后的又一个更高级的需求。而相伴随的是,人的语言活动在求真求善之后,也必然要走向求美。
  ……
展开
目录
大器“早”成(代序)
前言
绪论 口语传播的“融合之境”
第一节 语言的使命在消除“对立”
第二节 消除对立也就是在求真、求善、求美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于融合的审美境界
第四节 “融合”是口语修辞的最高标准
第一章 从“辞达”到“言融”
第一节 新口语时代
第二节 你认识口语吗?
第三节 从“达而已矣”到融合之境
第四节 没有抽象的口才家
第二章 言与己合
第一节 修辞立其诚
第二节 气盛言
第三节 言如其人
第三章 言与物合
第一节 “言与物合”的几层含义
第二节 会说话得有文化
第三节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四节 物格则知至
第五节 宇宙的人情化
小结 道胜而“言”至
第四章 言与人合
第一节 修辞的根基在于人的感性特质和求美心理
第二节 感性还是理性?
第三节 感性化--受众视角的言说方式
第四节 民胞物与的交际观
第五章 言与境合
第一节 走出孤芳自赏
第二节 切境
第三节 得体
第四节 时新
第五节 文化语境与中国人的口语观
第六节 也说口语活动中的“机智”
第六章 形与意合(上)--口才与修辞
第一节 修辞学是关于“怎么说”的学问
第二节 区分“说什么”和“怎么说”的意义
第三节 修辞训练的不仅是语言素质
第七章 形与意合(中)--口语修辞的特殊手段与层级
第一节 口语修辞的特殊手段
第二节 口语修辞的层级
第八章 形与意合(下)--口语传播常用修辞格
第一节 学习修辞格的意义
第二节 修辞格的分类
第三节 修辞、幽默、“语”风
第九章 言融之美
第一节 口语美的特点
第二节 口语美的类别
第三节 口语美的层级--“言融”的层级化和不断超越
第四节 口语的形式美
第五节 口语的“自由”与融合
第十章 技进乎道
第一节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节 观千剑然后识器--口才训练的输入问题
第三节 操千曲然后晓声--口才训练的输出问题
第四节 四“子”登科--口语运用的实用策略
尾声 回到原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