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章想购买两艘现成的土耳其铁甲舰未成功,又以北洋经费尚有存款百万,想先购一艘铁甲舰“以立始基而壮声势”,函嘱驻德公使李凤苞在英法各厂访求新式。但总理衙门以李“专顾一口为疑”,“不以购一铁甲为然”,要他“另购他项战舰”。正巧他接到李凤苞9月25日(八月初十日)来信,信中一面说“今日各国纷议停造铁甲,如可缓办,尤为合算”(这与前引金登干6月15日致赫德电头一句话可互为印证);一面说“既有铁甲,应同时并举四事”,四事中“尤要者一为快船:若铁甲无快船辅佐,则孤注而已”,因此应“赶造”及“由洋厂定造”快船。他认为李凤苞“自系在洋博访群议,斟酌时势以立言”,“所言甚有次第”,极为赞赏。李凤苞如此推荐快船,使他想到“赫德原议碰船未知是何形制”,便乘“艾普西隆”等四只炮舰到津之机,嘱德璀琳函请赫德速来天津详询。11月25日(十月十二日)赫德到津,他与赫密商办法,赫“亦以先购快船,再办铁甲为是”。赫当即送给他“英厂寄来新式快船碰船图式”,其节略中说明此种“船长二百英尺,宽三十英尺,吃水十五尺,每半时(应为每点钟)行十五海里,新式机器,首尾各置二十五吨大炮一尊,左右各新炮数尊,并带水雷小轮船一只,船头水线下暗设坚固冲锋,可碰敌船。若订两只,需银六十五万两,后年夏间工成来华,据云可保追赶碰坏极好之铁甲船”。(这正是6月15日金登干给赫德的电报所介绍的情况。)他又咨询驻天津的法国海军军官,确认“近来西洋铁木船新式船头多设冲锋,以备战时添一碰船之力”。得出结论,赫德推介的“此项快船,既载大炮,又有冲锋,行驶果如此迅速,实属合用”。船既得用,事不可缓,即授权赫德电告金登干与阿姆斯特朗厂订办,先定购两只,赶速动工,约期于1881年春夏间到华。这种“陕船兼碰船”就是金登干最早推荐的新巡洋舰,也叫撞碰巡洋舰或撞碰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