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18932
  • 作      者:
    洪共福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印度被称为最大的议会民主制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实行议会民主制比较成功的国家。印度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教派复杂、文化多元、经济落后的东方文明古国,尽管移植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之树,但它能否顺利存活、开花结果,一度受到怀疑。事实表明,经历了种种危机与挑战之后,印度仍成功地坚持了民主制度,被认为创造了政治奇迹。
展开
精彩书摘
    英王接管印度后,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逐步在印度推进宪政改革,移植了现代民主制的某些因素。
    1861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参事会法,第一次吸收非官方人士参加立法会议。规定总督参事会成员实行分工,成立内政、外交、税收、财政、法律、军事等部门,这是政府部长制的开始。①1892年又制定印度参事会法,扩大了立法会议的规模,增强了其权限。但中央和省立法会议均无实权,总督和省督不仅不对其负责,立法会议通过的法案必须由总督、省督批准才能生效。立法会议的设置尽管形成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的体制,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大起义后拉拢印度上层。正如美国学者斯坦利·沃尔普特所说:“任命完全局限于忠诚的保守贵族,总督挑选他们是因其政治忠诚和完全可靠。他们是印度人统治的第一个象征,他们能一直被当做英国真诚倾听有关立法民意的证明。”
    在经历了1905-190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殖民当局于1909年5月出台新的《印度议会法》,即莫莱一明托法案。该法案扩大了中央立法会议和省立法会议规模,增加了民选成员的比重。中央立法会议成员由最高16人增至最高60人,其中官员28人,总督直接推荐5人,其余27人为民选的非官方人士。省立法会议人数增至最高50人。立法会议职能也有所加强,可以对政府预算进行讨论,做出决议,但总督、省督仍拥有否决权。该法案比1892年法案有所进步,但进步不大。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三、本书的突破和创新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及解决的思路
第一章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与现代民主制的移植
第一节 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
一、两种统治形式与双重权力中心
二、公司贸易垄断权的取消
三、文官的选拔培养
第二节 英王接管后统治体制的变化与宪政改革的逐步推进
一、1858年《印度政府法》:英王接管后统治体制的变化
二、宪政改革的逐步推进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双重作用
一、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第二章 印度独立后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尼赫鲁的政治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一、尼赫鲁的政治思想
二、尼赫鲁关于印度政治发展的理论预设
三、尼赫鲁政治发展思想的实践:宪法的制定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联邦制的实行
一、议会民主制的确立
二、联邦制的实行
三、国家整合的完成

第三章 印度独立后民主政治的演变
第一节 国大党的一党主政
一、国大党在中央和邦的长期执政
二、国大党长期一党主政的原因
第二节 国大党一党主政地位的动摇
一、第四次人民院选举
二、国大党一党主政地位动摇的原因
第三节 英·甘地政府实行的紧急状态
一、英·甘地上台后面临的问题
二、英·甘地的政策措施及后果
三、紧急状态:威权主义的出现
第四节 人民党的执政:第一个非国大党中央政权
……
第四章 印度独立后民主政体运行的考察
第五章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