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29102
  • 作      者:
    杨松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学术前沿研究》包括了异国形象与文化的关系、媒体建构异国形象的特殊功能、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中国精神艺术领域的文化洞察、中国:永远的文化“他者”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报纸完全一致,还增添了改变字体大小、保存以往报刊和字句搜索的功能。现代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资讯。笔者的大部分《纽约时报》的资料来源于其电子版。第二步,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量化分析,最终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步,将这些材料置于其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思想文化层面探究美国对中国“文化他者”形象构建之成因。
    本书以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借鉴了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误读理论等,并注意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下面对本书所应用的主要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一分述。
    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认为,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事实上,所有具有学术价值的形象学研究一般都注重第二点,即注重研究创造出形象的文化。形象是在文学化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关于异国看法的总和。异国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是对他者的描述(representation)。所有的形象都源于一种自我意识,它是对一个与他者相比的“我”,一个与彼处相比的此在的意识。形象因而是一种文学的或非文学的表述,它表达了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现实间能够说明符指关系的差距。还可以说,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的文化现实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形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异国形象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对“文化”的定位
第二节 文化是创造异国形象的结构性力量
第三节 美国的中国文化形象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小结

第三章 媒体建构异国形象的特殊功能
第一节 媒体的特质——权力的声音
第二节 媒体对建构异国形象的作用及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
第一节 饮食和服饰
第二节 消费和娱乐:消费主义席卷中国
第三节 家庭和婚姻:生命的倾诉
第四节 节日和习俗:岁月悠悠的文化驿站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精神艺术领域的文化洞察
第一节 教育:不尽的隐忧
第二节 语言和文学
第三节 音乐、戏曲、舞蹈、绘画、书法
第四节 影视
第五节 体育:“兴奋剂”丑闻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永远的文化“他者”
第一节 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误读
第二节 美国的东方主义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附:《纽约时报》报道结果统计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