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亚文化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81690
  • 作      者:
    陶东风,胡疆锋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形形色色、惊世骇俗的亚文化形成了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奇观,为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带来了难以抵挡的冲击和活力,也构成了解读的困境。
  《亚文化读本》编译了亚文化研究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论著,囊括了亚文化研究史的三个主要阶段(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和后伯明翰时期)的经典篇目。既重视宏观理论,也关注个案研究;既关注西方理论,也顾及中国现象。能够为我们理解和阐释当代亚文化(特别是青年亚文化)提供——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亚文化的一般理论
  对地位问题的亚文化解决方案
  这一文化进程的变体之一(指亚文化——译注)之所以特别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它向我们提供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解释模式。地位问题就是在同伴眼中获得尊重的问题。我们获得地位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同伴所使用的地位准则,即他们评价人的标准或规范。这些标准就是他们的文化参照系的一个方面。如果从这些标准的角度来看,我们缺乏获得地位的特性或能力,我们就会被最为典型而又令人痛苦的一个人类的适应调节问题所困扰。对于那些共同面临此类问题的个人而言,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互相吸引并联合起来建立新的规范——将他们实际拥有的特性和实际能够从事的行为定义为有价值的东西的新地位标准。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如果创新是为了解决其地位问题,那么新标准必须要与他人共享,解决方案也应该是群体方案而非个人方案。如果某人“一意孤行”,只能使自己与同伴进一步疏远。这种新的地位标准代表了与更大的社会体系价值观不同甚至对立的新的亚文化价值观。
  遵照这一普遍模式,社会科学家已经将诸如牛津社团(Oxford Group)和圣父王国(Father DiVine’s Kingdom)这样的宗教信徒和派别解释为那些感到自身地位和自尊受到威胁的人们创建小社会的尝试,这些社会的个人善行标准能够使那些参与者从某种地位焦虑中解脱出来。他们还将诸如纳粹党那样的社会运动解释为某些群体的联合,这些群体在现有秩序框架内对自身的地位感到不满或不稳定,在运动的意识形态中,他们找到了对自身重要性和价值的重新确立,或者一个可以承认其重要性和价值的新社会的希望。他们还将存在于一些美洲印第安人和其他没有文字的群体中的救世主和耶稣复活宗教运动,解释为在被白人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体系同化过程中发生的应对地位问题的集体反应。在这种新的社会体系中,土著美洲人发现自己被归入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反应是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团结,并建立强调部落过去的荣耀、部落成员资格的价值和能够重新建立部落原始荣耀和尊严的早期太平盛世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运动似乎与爱好偷窃和破坏的青少年团伙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确,就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而言,它们没有任何共同点……但是,……我们在这里所勾勒出的普遍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解释青少年犯罪团伙的文化。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 亚文化的一般理论
亚文化的一般理论
局外人:越轨社会学研究
大众文化中的亚文化和反文化
亚文化冲突和工人阶级社区
阶级意识与世代意识
青年文化的政治
二 青年亚文化与风格
嬉皮士:一次美国的“运动”
摩登族的风格
无赖青年:一种政治复兴
足球流氓和光头仔
“哥们”:一种反学校文化
聆听朋克
涂鸦的风格: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
三 女性、种族与亚文化
《杰姬》:一种未成年少女的意识形态
女性特质文化对于浪漫的再反思
生存的策略:黑人音乐和白人亚文化
流散、乌托邦和资本主义批判
“后亚文化”经济中的“种族”与阶级
四 后亚文化理论与中国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与媒介
亚文化资本的社会逻辑
麻烦的符号
亚文化理论的趣味革新:为一种新的模式创造空间
全球性地下文化札记:亚文化和全球化
互联网亚文化与对抗的政治学
迪厅“超文化”:中国迪厅对异域之性的消费
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次文化:油脂群探索
逃离的行动:一种非角色型的青亚文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