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辅弼顾问,裴驷《集解》引《尚书大传》中说:“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日疑,后日丞,左日辅,右日弼。”这里所说的疑、丞、辅、弼是辅佐君主的官职,也是后世宰相制度的渊源。
六卿政务中,司空为首,为掌土地之神。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国君的立政之本和人民的衣食之源,司空一职的设置非常重要,六卿中的共工掌营建事务。
在夏朝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中,王室事务官较多,其中纳言和太史令为机密事务官。纳言,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孔安国云:“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可见这是夏王的喉舌之官。太史令是史官,掌占卜、祭祀、记事簿册。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六《释史》中对“史”这一官职是这样认为的:“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王室事务官除上表中所列的国家官员外,还有外廷官的设置,如统兵打仗的六事,管理水利工程的水官,主百工的工,掌山泽的虞,负责占卜的官占以及负责礼乐的瞽等。
夏朝的这些官名,有的在尧舜时期已经设立,到夏朝时仍因袭,如司徒、司空、后稷、秩宗、纳言等,这就是杜佑所说的“夏后氏之制,其官名次,犹承虞制”⑥。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机器的统治效能,夏朝对官吏实行考核和赏罚制度,每三年对官吏考核政绩一次,考核三次之后,根据考核情况,对明察者升,对昏庸者降,正如《尚书·尧典》所记载:“三岁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其目的是“信敕百官,众功皆兴”,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等功业也因任官得当而振兴起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