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培养脸面
秦王朝网罗各种流派学说,设置博士。“博士一官,盖置于六国之末,而秦因之”。“博士,秦官。学通古今,员多至数十人”。这种设置很大程度乃是备以受谘。秦王朝的总方针是贯彻法家的强力控制意志、实行强制控制的“思想压制”,用“以吏为师”的方针,指导整个帝国。“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这种趋向无疑否定了春秋以来辉煌的教育成就,否定了受教育阶层广受尊重的地位,也同秦大量吸收游士的方针相>中突。如果不辅以“思想灌输”的手段左右之,它压制的力量的爆发必然具有摧毁性,秦的覆亡,不能不说此乃一大诱因。强力“思想压制”的方式本身也不能为强有力的帝国权力管控系统提供必要的谨慎准则和价值系统。没有统一的精神原则武装起来的官僚,在贯彻帝国强有力的管控意志时,总是陷于漫无头绪的地方事务中而极为被动。
秦王朝实行的强力专制,是一种毫无弹性的制度。它的严密性和烦琐性使各个阶级都暴露在赤裸裸的强权之下,所有白勺官僚皆疲于奔命,这也可以从秦始皇一次神秘的行踪事件中寻得端倪。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喜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尽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秦始皇以强压措施,对帝国全方位施以监控。他不仅要控制军事上的危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而且以强有力的户籍政策控制人力和物力,还辅之以什伍连坐之制,实现以民治民的目的。正是秦帝国强力的政治控制和大规模的军事行为,缺少适当弹性的设置,耗竭了帝国的资源,从而走向崩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