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同胞,请淡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92395
  • 作      者:
    许骥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同胞,请淡定:我们香港的蜗居、蚁族、富二代》试图从“访问”中把香港曾经经历的历史教训——拆迁、蜗居、蚁族、剩男剩女、富二代等——奉献给内地同胞的努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认识香港文化人与香港文化的重要支点。
展开
作者简介
    许骥,一手福建人,二手浙江 ,三手香港人,“80后”作家、书评人,先后供职书店、出版社、媒体,现任《明报》记者。从大学时代起发表文章,在《书屋》、《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书城》等刊物发表作品数十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曾经,我们见面,亲切地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急迫地问:买房了吗?又跳槽了吗?找到合适结婚的了吗?是什么让现在成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焦虑和浮躁,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高房价、就业难、节奏过快、剩男剩女等现实问题充斥着当前中国人的生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之外,也牺牲了原本相对平和的心态。而这些情况在经济方面先行一步的香港地区也都曾出现过,在很多方面可以说今日之内地就是昨日之香港。《同胞,请淡定:我们香港的蜗居、蚁族、富二代》邀请香港中青代文化名人讲述他们作为过来人的经历和感受,让内地读者在了解那些有趣却不熟悉的香港历史片段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当前的生活,在接受现实的同时摆正心态,或许平和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更快乐。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焦虑,需要的只是“淡定”而巳,坦然面对,生活依旧是生活。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两年,大陆出现港台热,但在热潮之外,对香港和台湾的认识真的有更深刻一些吗?或者说,这几个地区之间现在如此紧密,但到底我们对彼此的历史身世、当前的忧虑与困惑了解多少?许骥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认识香港文化人与香港文化的重要支点。
    ——张铁志(台湾地区作家)
    
    我赞同许骥试图从“访问”中把香港曾经经历的历史教训——拆迁、蜗居、蚁族、剩男剩女、富二代等——奉献给内地同胞的努力。就像他说的,香港地区怍为“文化要塞”的战略位置,尤其对中国内地未来可持续发展来说,绝不能轻视。许骥是一名行动中的思考者,我很欣赏,咱们共勉。
    ——加藤嘉一(主持人、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欧阳今年也四十好几了吧?可是看上去好年轻。他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人真的老了的话,心态会更偏向怀旧,也许会更想念住在城里面一家人的感觉。老实说我却不怎么怀旧,也不恋家,可能我会越活越像小孩。”他说他自己是“积极进取型闲散退休人士”.他在香港《明报》开设的专栏名字叫“中年无休”。
    欧阳强调,一切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如果你不满足于“蜗居”,那就应该去工作,既不要“傍大款”,也不要“啃老”。
    他和家人的关系很好,尤其不赞成“啃老”。在他看来,“啃老”会造成家庭矛盾,“本来可能是很和谐融洽的关系,可能因为‘啃老’而发生很多冲突”,而这样的家庭冲突,到最后一定会演变成社会冲突。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强迫家人来替你承担。
    欧阳在大学时代,租的第一套房子只有10平方米。入社会后买的第一套房子,也不过30平方米;现在,用了二三十年时间,才慢慢争取到一套将近140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绝对称得上“豪宅”!他不是暴发户,或许也并不算太有钱。他说,他“特意要住在郊外,才可以有比较大的房子,在城里根本不可能。而且因为是老房子,买的时候也碰上了地产的低潮期,总价才没有那么可怕”。
    起初,我想请一个社会学家或者时事评论员来讲“蜗居”的问题。但是怕讲得太沉闷,而且也容易流于陈词滥调。某日不知何处来的灵感,突然想到不妨邀请搞家居设计的欧阳来谈。一方面,他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切入,谈出一些新的对“蜗居”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欧阳本身也是个媒体人,过去做过主持人,常年开设专栏,真要他评论起来。应该也能胜任。本来也就抱着这两点初衷。谁知采访结束后。收获比原来想象的多得多。
    采访欧阳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错过”。
    起初,当我试着给欧阳印在《回家真好》上的电邮写信时,还担心手中这本2003年出版的“旧书”所提供的信息.或许已经“逾期作废”了。然而,发出电子邮件当天的晚上,我就收到了他的回信。看到我的邀请函时,欧阳人在日本,但立刻就答应接受采访。不过他在回信中说:“我目前人在日本关西,回港后要再到法兰克福,再回港后还要去澳门、北京。这阵子在港的时间不多,先把我的时间表给你参考,看看是否能来得及。”欧阳很细心,几号回港,几号赴德,几号去京,都列得详详细细、一清二楚。
    足足半个多月,我都在盘算,和欧阳不断来往邮件,心想:到底最终是在香港、澳门还是北京采访他呢?只要他确定一个时间,我便立刻飞过去。谁知,最终却在杭州见到了欧阳!——他当时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教书。
    ……
展开
目录

序 怎样做个城市
自序
欧阳应霁:“蜗居”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马家辉:“蚁族”根本不是问题
邓小桦:所有拆迁都要跟幸福有关
林奕华:时代不鼓励思考造就“剩男剩女”
邓小宇:“富二代”,走着瞧
汤祯兆:要创业,要理想,不要想赚钱
许子东:考研不如去留学
李照兴:微博会把人变蠢吗?
廖伟棠:找寻失落的“理想主义”
梁文道:我宁愿没有粉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