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潮汕文化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59114
  • 作      者:
    陈晓东, 适庐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
    《潮汕文化精神》是“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之“潮汕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分为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利义并重的价值取向等六章内容。
展开
内容介绍
    “岭南文化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潮汕文化精神》分为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利义并重的价值取向等六章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1)潮汕籍的国内外移民是潮汕地区重要的人口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有一种公认的说法,即本土有一个潮汕,海内有一个潮汕,海外还有一个潮汕,人口规模相近,都是1000万人。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潮汕百科全书》所载,海外的潮州人有1000万。但是,近年来,这个数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外移民的潮汕人急剧减少,海外华侨对本地的影响也正在逐渐降低。而本地潮汕人口却迅速增长,已经超过1400万人。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由于潮汕本地经济发展受阻,出现新一轮的国内移民潮,潮汕精英迅速向国内经济热点地区转移,海内移民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潮汕,特别是中心城市汕头与全国全省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擅长流动的本土潮汕人便大规模流向全国各大城市,并取得了辉煌业绩,海内潮人对潮汕本土的影响力迅速增强。
    潮汕移民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他们和居住在本土的潮汕人一样有着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共同创造了潮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直以来,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是潮汕人的精英,在当代,其中的潮商部分更是构成了潮汕精英的主体。如果回避了这一事实,就无法真正理解潮汕文化精神,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他们甚至常常成为叙述的重点。
    (2)虽说“潮、客”二家_直矛盾重重,但潮汕地区居住的客家人绝非少数。
    历史上,潮州包括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大埔。汕尾市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粤东,其语言文化与潮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潮汕文化的过渡区域,这片区域的客家人也不少。另外,潮汕其他县区中,除澄海外其他县都有客家人杂居其中,潮汕人称之为“半山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汕头四大公司南生、广发、平平、振源都是客家人开设的,潮汕铁路和几大报纸也都为客家人所建设和创办,(时任)市长李国俊也是客家人。
    潮汕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自然无法回避曾经在潮汕大地上创造了大量文明成果的客家人。
    此外,由于潮汕文化本身既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闽南文化的延伸,因此,在对潮汕文化精神进行叙述时,我们将不可避免地涉及闽南文化。
    (二)潮汕文化以及潮汕文化精神
    1.潮汕文化
    我们所说的潮汕文化是指由潮汕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潮汕在长期融合、发展中产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领域的成果。
    2.潮汕文化精神是潮汕人集体人格的体现
    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指文化中不包括物质的精神部分,即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基于完整的文化内涵而概括提炼出来的带本质性的东西,它类似于人物_画中所传达的人物神气,是指族群文化的深层部分,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的,“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我们要探讨的潮汕文化精神正是潮汕人的集体人格及其内在构成。
    因此,我们对潮汕文化的描述及从中细绎出的潮汕文化精神特征都以潮汕人的集体人格为观察点和归结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述时,不过多地停留在器物层面上,而更多地把器物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东西抽象和提炼出来。我们认为,要认识人,认识潮汕人这个族群的本质,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性格。要让一个族群获得自觉、得以振兴,首先应使其人格精神健全起来。因此,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对潮汕族群的集体人格的探索过程上,并以此为着眼点,探索如何完整地建构出潮汕人的集体人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潮汕文化精神的扬弃,克服文化精神中消极的东西,弘扬其中的积极因素,以实现潮汕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有利于推动潮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活着的传统
    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是从历史上一脉相承而来且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并发挥着深刻影响力的那些生活、思维和行为习惯。它们与由当代生活所激发出来的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潮和风尚一起,构成了潮汕文化的当代形态。我们力图整体把握正在不断生长变化的当代形态,从中寻求符合当代发展规律并促进潮汕族群不断发展的文化力量,也就是我们当下亟须建构的潮汕文化精神。
    (三)对潮汕文化精神的一点说明
    虽然,正如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在《广东发展史》中所言:
    一旦试图把日常生活的感觉归纳为理性的简洁的概念,就一定会出现反例,一定包含了错误。差不多以往的研究者归纳出来的岭南文化的特质,都不是广东人独有的习惯。
    这种判断同样适用于我们所概括出来的潮汕文化精神。但是,人类总是从相对的场域中对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概括,以求得到尽可能准确完整的把握,而一落实于文字,却又不可避免地落人文字的陷阱。为了让读者了解潮汕人这个族群的集体人格,我们不惮蹈险,从潮汕文化精神的整体中概括出五个主要特征: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笔者自觉,这种概括把潮汕文化精神从整体拆分成相对独立的五个特征,势必不同程度地影响读者对文化精神的整体把握。当然,这也是笔者学识之所限,先在此致歉。
    ……
展开
目录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关于潮汕文化精神
第二节 潮汕地区的地理气候与生产方式
第三节 潮汕文化的基本形态及其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
第一节 潮汕人的水性精神及其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水性精神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节 水性精神之缺失

第二章 利义并重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逐利而行的潮汕人
第二节 重义崇信的潮汕人

第三章 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
第一节 敢于挑战权威的潮汕人
第二节 实用主义倾向
第三节 反抗、求实精神之缺失

第四章 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
第一节 敬重神明的潮汕人
第二节 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潮汕人

第五章 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
第一节 潮汕人情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人情至上的表现与影响

第六章 对潮汕文化的扬弃
第一节 如何看待潮汕文化
第二节 文化批判与重建之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