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乐不思蜀在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里,共有42座塑像。昭烈帝刘备、武乡侯诸葛亮当然是核心人物。其余,除去不知名的伺者外,都是蜀汉王朝的开国元勋,经国重臣。但是,却偏偏缺了当过41年皇帝的蜀后主刘禅。刘备殿中,陪伴刘备的只有他的孙子刘谌,似乎有些蹊跷。据记载,原先这里是有刘禅的塑像的,只是到了宋代真宗年间有位益州知事命人将它砸了。为什么要砸烂刘禅的塑像?这当然与他的声名狼籍有关。
刘禅,乳名阿斗,据说是因为他母亲梦见仰吞北斗而怀有身孕。这位阿斗,说起来也算是生于乱世。当年长坂一战,曹军像潮水般涌来,刘备的人马七零八落,家小亦落荒而逃,若不是赵云将军单枪匹马,九死一生,辗转寻觅,阿斗早已夭折于刀兵之中。可惜的是,他后来却没有成为气冲斗牛的英雄,而是成了留下千古骂名的帝王。
也许是有某种预感,他的父亲刘备临终之际召诸葛亮前来安排后事。刘备说:“丞相的才干,比曹丕(魏文帝)要高十倍,必能够安定国家,成就大业。日后如果嗣子刘禅尚可造就,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块材料,你可以取而代之。”同时,还给刘禅兄弟留下遗诏,其中有这样的话:“人活50岁就不算短命,我已经60多岁,死了没有什么可惜,只是放心不下你们。你们一定要奋勉,不可懒怠。凡事不能以为是小恶就去做,也不要以为是小善而不去做。你们要努力读书学习,从古代的经典中汲取智慧。听说丞相已经把许多经典都抄写了一遍,这方面你们要多多向他请教。”刘备的托孤方式,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而刘禅后来对前人的辜负也同样是极为鲜见的。阿斗17岁即位,史称后主。
改元建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以丞相兼领益州牧。由于阿斗自幼生长深宫,为人懦弱,只知玩乐,不懂政事,所以即位后征伐治乱、内政外交,基本是靠诸葛亮大包大揽,焦思竭虑。所幸,当时的班底和国力还能够支撑局面,刘禅也就乐得逍遥自在。诸葛亮死后,他的年龄也渐渐大了,理应承继父志,以社稷为重,但他却忘记了刘备的临终嘱托,仍然没有任何责任感,不断出宫游逛,继续声色犬马的享乐。
太子宫总管谯周上书规劝他:“从前,王莽(新朝的建立者)溃败,群雄竞起,争夺帝王的宝位。当时民心的归向并不看谁的地盘多少,力量强弱,而主要是看他的恩德厚薄。
像刘玄、公孙述等已经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局面,却因为他们行为放纵,只求一时的快意,不肯把精力用在国事上,最终不能成其气候。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初到黄河以北,首先昭雪冤狱,提倡节俭,受到北方人民的拥护。各路英雄纷纷前来追随,以致竟有带着棺材、背着婴儿、矢志不移的投效者。这样,世祖才由小到大,由弱而强,成就了复兴汉室的伟大事业。后来在洛阳,世祖准备微服出游,被人谏阻,他就放弃了出游的打算;颖川发生变乱,需要御驾亲征,他又毫不迟疑地出发。帝王治理国家,理当如此。要知道天下百姓心如明镜,他们不会把命运长久地交给一个没有恩德的皇帝。今天汉王朝遭逢恶运,天下三分,正是英雄豪杰渴望统一,黎民百姓呼唤明主的时候,请陛下效法世祖,收敛私欲,满足人民的愿望。近来国家的祭祀大典你不愿出来主持,可到外面游山玩水,陛下却有的是时间,这确实使臣民不安。
先帝奋斗一生,不过刚刚画出一幅蓝图,任重道远,现在决不是尽情享乐的时候。为此,请求陛下减少音乐官员和后宫美女的数量;对一切宫殿工程只限维修原有规模,不宜再大兴土木。”但是,对于这些语重心长的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
宦官黄皓,善于投其所好,刘禅很宠信他。但是当时的宫廷秘书长董允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物,时常严肃地规劝刘禅,也时常批评黄皓行为的不端,因之黄皓尚不敢胡作非为,职位也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董允死后,黄皓同宫廷随从官陈诋相勾结,开始参与政事。很快,他的职位就升到中常伺、奉车都尉。中常伺是皇帝的寝殿侍从,传达皇帝诏令,掌理文书;奉车都尉则主管皇帝车舆出行。黄皓身兼二职,成了皇帝形影不离的亲信,完全控制了朝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