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57240
  • 作      者:
    张志安,肖芳,刘慧芳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式,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并能促进和谐社会完善与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在教育的内容、实施的方法和艺术、教育工作的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自己一系列的特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其“斗争”的品质浓烈,简单化、训诫化、教条化倾向突出,与“和谐”相去甚远。所以,对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现在也只能算是个倡导者、问路人。假若我们的研究能引起大家对“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能吸引大家投入到“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来,那么我们就非常欣慰了。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以上诸种说法也有其不足。“方法说”、“技能技巧说”降低了教学艺术:教学艺术高于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具有审美性的运用;教学“技能”是教学的基本技术和能力,根本达不到“艺术”的境界;能被称为教学艺术的教学技巧,也必须是合乎教学和美的理论的、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的、获取最优教学效益的教学技巧。“创造说”、“审美说”,只是强调了教学艺术的某方面的特征,并未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规律说”仅强调了教学艺术存在的条件,没有对教学艺术的本质给出自己的解释。“方式说”显得宽泛,因为方式既包括形式,还包括方法,用方式表达教学艺术的本质有失于准确,让人不好把握。“活动说”是比较好的概括。但是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有时教师机智地反诘、巧妙地比喻等,有时教师把教学活动戛然而止、一动不动等,把这样的教学艺术称为方法、技巧更为准确、恰当。“教学论流派说”显得牵强。现在,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的观点已为大多数教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所认同,若把教学艺术作为教学论的一个流派,即一种教学论主张,恐怕是把教学艺术提得太高了,从而,教学就没有了科学,就成为难以研究、传授的纯粹技巧了。
    我们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依据教学和美的理论,富有创新性、情感性和审美性,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最优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方法与技巧。
    2.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本质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著作、文章不多,张耀灿、陈万柏先生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的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中,给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①这一定义属于上面的教学艺术中的“技能技巧说”。
    根据我们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我们主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就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和美的理论,富有创新性、情感性和审美性,充分激发起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得最优教育效益的教育活动、方法与技巧。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一、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二、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一)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30多年来我国社会的新变化
(四)当前我国社会存有的种种矛盾及解决的基本举措
(五)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六)提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既往思想政治教育反思的结果
(七)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易于教育对象接受

第二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特点
一、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既往的三种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
(三)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以“和谐”为基本理念
(四)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
二、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协调性
(二)适应性
(三)乐学性
(四)高效性

第三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
二、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价值
(一)弘扬和谐理念,确立和谐意识
(二)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
(三)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品位和素养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目标
(一)社会和谐
(二)世界和谐
(三)人与自然和谐
二、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目标
(一)邻里和谐
(二)单位和谐
(三)社区和谐
三、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目标
(一)家庭和谐
(二)人与人和谐
(三)个人和谐
……
第五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六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第七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第八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第九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十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第十二章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