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侍君如伴虎——如何应对你的上司
在企业体内最常见到的冲突之一,便是部属与上司间的摩擦和不愉快,许多初入社会的新鲜人对其上司颇有怨言,常批评上司官僚作风,不能体恤下属,甚至怀疑上司要迫害他。
其实,部属最需要的是上司的认同和赞赏,但站在上司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对每个部属都投注关爱的眼神与亲切的沟通,恐怕也不可能,尤其是一个外在压力日重,而组织庞大的公司。正视上司与部属的认知差异
根据行为科学家的实证分析,对员工需求之认知,上司与部属间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鸿沟。在美国某份著名的分析报告中,即指出部属认为其本身最重要的需求是上司的认同及赞赏,其次是肩负挑战性的工作,薪资及福利反而排名第三。但在上司的主观认定中,员工需求排名最前的却是薪资及福利,其次是安全感,第三是富挑战性工作,对部属认为最重要的认同及赞赏,在上司眼中仅排名第七。
另一个实证研究也呈现类似的结论,明茨伯格(Mirltzl3erg)曾详细观察美国五个组织体最高负责人在一周里的工作内容。这五个组织体包含顾问公司、消费品制造商、技术公司、学校及医院,这些组织体的业务内容虽不相同,但五个最高负责人却相同地将九成以上的时间投入于日常琐事,这些琐事包括接见访客、接电话、看信件、看公文、开会和召见爱求表现的部属等。而从未有一个负责人在被观察的一周内能连续工作九分钟以上,由于他们工作的内容简短、片断、破碎而多变,以至于他们都没有精力与时间去规划组织体的远景,由于没有策略规划,这些组织体显得没有生机,好像得了癌症的病人,只是躺在病榻上苟延残喘而已。
上司与部属间在认知上确实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被轻率地漠视,将使组织体的共识瓦解,所谓的企业文化,也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题材,或管理专家在讲台上的教材而已。
不论是为了组织体的生机,还是为了个人的美好明天,每个人都要设法去了解你的上司,并学习如何应对各种上司。第八章中曾用“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两个构面区分出四种上司类型,并做了一些说明,本章将以中国历史进程中许多珍贵的案例供读者参考。
昏庸多疑的上司
这种上司的特性是关系导向低,任务导向也低,既对职责、任务和组织目标模糊不清,也不关心部属的状况。基本上他们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而一旦出了差错,他们会牺牲部属,来保住其名望和地位。中国明代中叶以后的几个皇帝都具有这样的特质,像明世宗嘉靖只关心其道术的增进,明神宗万历只在乎其“内库”中的库藏是否增长,明僖宗天启更只窝在皇宫内苑中做其“木匠”的工作。
面对这些上司,如何与之共处是具相当艺术性的,而其中严嵩可以说是颇为成功的代表人物。依《明史·严嵩传》所载,严嵩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享年八十七岁,综观其一生自嘉靖十七年开始得到世宗的宠信,迄嘉靖四十一年受其子严世蕃之累与方士的诬陷,被勒令退休归里(时年已八十三岁),总计把持明朝政权达二十五年之久。其间曾面对多股敌对政治势力(如:夏言、曾铣、杨继盛)的斗争,但世宗对严嵩的宠信仍不稍减,可知他在应对上司方面,确有过人之处。
严嵩“五奸”其实大有功能
杨继盛等人,曾在上书给世宗的《请诛贼臣疏》中,声讨严嵩的“十大罪”和“五奸”,又指出严嵩的十罪是赖五奸以弥缝。换言之,在严嵩的敌对势力眼中,“五奸”是严嵩最有效的谄上之策。就现代标准来看,这“五奸”大有作用,以下分陈如后:
一、皇上之左右皆其间谍:指严嵩善于贿赂皇帝的侍从,借以得知皇帝之爱憎。就现在企业组织结构来看,上司身旁的机要秘书、特别助理,均是其“左右”,他们由于平日与上司相处的时间多,对于其生活习性与爱好、憎恶知之甚详,故若想讨好上司,与其左右人员建立关系是第一步。
二、皇上之纳言皆其拦路犬:严嵩令他的义子赵文华为通政司(主掌察纳意见的单位),使其得以先一步“过滤”舆论的内容。现代企业的公关部门,其作用即在沟通企业内外之意见,部属若能确实掌握外界的讯息,并拟出数种可行之应对方案,当上司有所质询即能立时反应,自然可得到上司的信任。
三、皇上之爪牙皆其瓜葛:严嵩为笼络厂官(明朝专司调查、密报的单位),多与其结成儿女亲家,借亲戚之谊建立牢固的网络关系。在现代企业的幕僚部门中,如人事、会计、出纳等单位,由于其职能本就是考核绩效、撙节开支,故常使员工感受到来自这些部门的管制与掣肘,认为与其和这些部门对立,还不如利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如:干姊妹、同好等)之联系,做好平日的沟通。
四、皇上之耳目皆其奸仆:严嵩为垄断皇帝的视听,进士若非出自其门下者,不列为中书、行人的储备人选。以现今的观点来说,经理人若能在拔擢新进人员时先行过滤,甚至安排“自己人”进入企业内任职,则将来在组织架构内与部属及同侪沟通的交易成本将大幅降低。
五、皇上之臣工皆其心腹:严嵩为了在朝中构建紧密的人脉网,遂将各部门中有名望的人才,利用同乡、亲戚、兄弟、门生等关系结成密不可分的网络,使满朝文武皆和其产生休戚与共的感情链结。在现代企业中,也常有因同好、同姓、同乡、同校等关系而组成的次级团体,这些次级团体虽非正式组织,却可发挥彼此互通讯息、互相拉拔的功能。管理者在企业中为求生存,甚至走向更高的权力巅峰,也应参照严嵩的做法,以非正式网络系统相互引为奥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