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a global and entrepreneurial perspectiv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01249
  • 作      者:
    (美)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美)马克·V. 坎尼斯(Mark V. Cannice),(美)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担任过企业和政府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学教授、公司董事长和董事、管理顾问,曾多次为世界各地的高层管理人员举办管理学讲座,同时他还是许多专著和论文的作者。从1950年起,孔茨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教授;从1962年开始担任该校的米德·约翰逊管理学讲座教授;1978-1982年间,担任国际管理科学院院长。他独自完成和合著了19本书及9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本书,当时书名为《管理学原理》。他的《董事会和有效管理》一书于1968年获“管理科学院图书奖”。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孔茨博士曾先后担任纽黑文铁路管理委员会的助理、战时生产委员会运输部主任、美国铁路联合会副会长助理,跨世界航空公司总裁助理和康佛尔公司销售部经理。他还在许多公司担任过管理顾问,包括休斯车床制造公司、休斯飞机制造公司、普里克斯公司、荷兰KLM皇家航空公司、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和通用电话公司。孔茨教授曾获以下殊荣:当选为美国管理科学院和国际管理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一届管理科学院院长;1962年获米德·约翰逊奖;1974年获管理发展协会的泰勒·凯奖。此外,他被收入《美国名人录》、《金融和产业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他于1984年逝世。

  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是旧金山大学全球管理和行为科学退休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CLA)获得博士学位,并荣获秘鲁圣玛丁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分别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商学院和韩国高级科技学院(KAIST)商学院做过访问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管理、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韦里克教授先后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在奥地利、中国(北京和上海)、埃及、法国、德国、中国香港、牙买加、科威特、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韩国、.瑞士、中国台湾和泰国等国家及地区任教。同时,他还是瑞士苏黎世管理研究生院和中国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教授。此外,他还是北京大学、上海华东科技大学(EC-UST)和德国路德维希港应用科学大学的兼职教授。

  马克·V·坎尼斯(Mark V.Cannice),博士是创业和风险资本领域国际著名学者、教师和代言人。他现任旧金山大学商学院创业和创新学教授,以其杰出的研究、教学和服务久负盛名。他也是旧金山大学创业项目(为全美领先的创业学项目之一)的创始人和执行主任。坎尼斯教授是发行量很大的季刊《硅谷风险资本家信心指数报告》的撰稿人,该刊物由Pro Quest.数据库出版,经彭博财经服务网(彭博股票代号:USFSVVCI)在全球125个国家或地区转载,并被《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华社、路透社、《明镜周刊》(Derspiegel)、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全国公共广播网(NationalPublicRadi0)以及许多其他媒体广泛引用。此外,他还创办了一个类似的、有关中国风险资本产业的季刊,即《中国风险资本家信心指数报告》(彭博股票代号为:CVCCI)。坎尼斯教授在许多核心学术和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他的风险资本和技术管理研究成果,这些刊物包括《管理国际周刊》、《高科技管理研究专刊》、《风险资本:创业融资国际专刊》以及《小企业和企业家杂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版《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第13版)(中文版)》延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贯宗旨,强调全球化和创业视角。全书运用了大量的涉及美国,欧洲和亚洲(包括印度)的范例,探讨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和企业家的至关重要的管理原则和理念。正因如此,《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第13版)(中文版)》不仅是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和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材,而且也是企业管理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特色要点:
  每章都更新了反映当前形势的管理的国际化和创业视角。
  与硅谷地区著名创业家、风险资本家、高层管理人员和律师的近期访谈内容给管理原则赋予了耳目一新的内涵。
  全书增添了大量的聚焦于印度和中国的管理环境的案例和视角。
  补充了蓝海战略、平衡记分卡和启发式决策的新理论内容。
  价值链理念与管理的系统方法的结合。

展开
精彩书摘
    全球轿车产业案例
    拜访轿车制造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组织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首席执行官决定的。因此,就轿车产业而言,了解主要的轿车制造商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途径和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田公司的首席行官: 本田章一郎、川本信彦、吉野浩行。
    相对来说,人们对已故的细声细语的本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本田章一郎( Soichi-ro Honda)知之甚少。他没有给自己写自传,也很少接见来访者。他不是日本“圈内”的汽车制造商,也不是日本国际贸易和产业部( MITI)或政府官僚的朋友。相反,他是一个痴迷于汽车的人,而且对顾客的需求呈现出极大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顾客大量需要摩托车时,国际贸易和产业部的官员在帮助本田满足这些需要方面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当本田想生产汽车时,国际贸易和产业部的官员们声称,日本需要极少的而不是更多的汽车制造商。
    本田开始生产的是小型轿车,之后,车型范围扩展到雅阁( Accord)以及相当豪华的讴歌( Acura)品牌。在1991年,本田将雅阁EX (Accord EX)旅行车引入其车型系列,这种型号的雅阁是在美国销路最好的家庭车。
    即使本田先生退休后,他的资历仍然影响着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的领导风格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们大相径庭。他探索新事物的激情体现在公司理念之中。当他开始为美国市场生产摩托车时,很少有人认为他会成功。他的战略并非建立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而是凭直觉。他致力于质量和取悦顾客的思想导致轿车系列的成功,包括销路最好的本田雅阁( Accord)。然而,美国市场的成功并没有在日本市场上显现出来,在日本市场上本田排名第三,销量不及丰田汽车的1/4。本田先生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安全性。他始终坚持员工必须认真地工作,以保护顾客免受由于低劣工艺而造成的伤害。的确,他为日本汽车的安全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田先生的理念的另一方面是他的用人之道。他对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一视同仁,而且对所接触的穷人或富人一样看待。他的待人态度具体体现在本田汽车公司在俄亥俄州生产厂的政策中。在那里,工人、管理人员甚至总裁都在一个餐厅用餐。
    1991年,本田先生谢世。和本田先生一样,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川本信彦(Nobu-hiko Kawamoto)也是工程师出身。上任后,他加强了本田的战略,进一步强调了取悦消费者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早期,本田汽车公司出现困境:公司不生产卡车,没有面包车,也没有运动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没有解聘任何正式员工。尽管本田开发出的轿车档次很高,但是公众认知度一般。公司的摩托车业务,尤其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的销量激增,使公司得以不断发展。本田汽车公司过分专注工程技术,而在消费者导向方面却相差甚远。川本信彦通过开发运动轿车和消遣轿车( RV。)而改变了这种状况。在设计新轿车时,本田利用其思域( Civic)和雅阁(Accord)车型的平台,而不是另外设计全新的消遣轿车( RVs)平台,这样,开发成本相对来说很低。在1996年,包括消遣轿车( RVs)在内的本田汽车系列产品,外形上比其竞争对手推出的车型要小,但非常适合年轻的购买者。
    速度成了战略武器。川本先生废除了一致性管理做法,他认为这种做法太浪费时间。结果,本田汽车公司将新车型从设计到生产的开发周期降低到18个月。为了保证质量,公司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吉里予浩行( Hiroyuki Yoshino)是本田汽车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目前,本田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已超过了日产),吉野浩行为公司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他要在不采用并购的情况下,达到年销售100万部轿车的目标(2001年销售额为85万部)。本田是世界上少有的坚持独立自主的汽车制造商,其战略与其竞争对手通用汽车、福特、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等所采用的战略大相径庭。作为航空工程师出身的浩行为什么如此自信?原因之一是,他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诸如运动车、面包车以及紧凑型车在内的热销产品;其二是本田采用智能机器人,不同车型共享零部件,使其能够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喜好和要求做出快速反应。浩行先生曾经在本田美国子公司担任过4年的总裁职务,对非常获利的美国市场了如指掌,他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进入欧洲和中国市场。
    ……
展开
目录
第1篇 全球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1章 管理学:科学、理论和实践 
第2章 管理与社会:外部环境、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第3章 全球化管理、比较管理与质量管理 
第1篇 结束语全球化与创业管理的基础 
第2篇 计划 
第4章 计划精要和目标管理 
第5章 战略、政策和计划的前提条件 
第6章 决策 
第2篇 结束语 全球化与创业计划 
第3篇 组织 
第7章 组织的性质、创业精神和流程再造 
第8章 组织结构:部门 
第9章 直线职权、参谋职权、授权和分权 
第10章 组织有效性和组织文化 
第3篇 结束语 全球化与创业组织 
第4篇 人员 
第11章 人力资源管理和选拔 
第12章 绩效考评和职业生涯战略 
第13章 通过管理人员和组织的发展来管理变革 
.第4篇 结束语 全球化与创业人员管理 
第5篇 领导 
第14章 人的因素和激励 
第15章 领导 
第16章 委员会、团队和集体决策 
第17章 沟通 
第5篇 结束语 全球化与创业领导 
第6篇 控制 
第18章 控制系统和控制过程 
第19章 控制方法和信息技术 
第20章 生产率、经营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第6篇 结束语 全球化控制与挑战和创业控制 
附录a 计划、组织、人员、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主要原则或指导方针概述 
附录b 管理卓越调查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